二手車交易陷阱眾多 事故車焊接修復后照樣賣
    二手車市場的出現,讓不少車迷享受了“淘車”的樂趣,也讓一些資金不是很充足但又想提高座駕檔次的車主賺足了面子。但由于二手車的車況參差不齊,全靠眼力和經驗來判斷。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那么在二手車買賣過程中存在哪些貓膩呢?市民如何才能挑選到一輛合適的二手車呢?為此,昨日記者特邀請汽車方面專業人士青島交運集團公司某汽車修理廠廠長夏秀進,前往四方區萍鄉路上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實地探訪。
專家支招
從蛛絲馬跡辨別“事故車”
案例
豪車發動機發出雜音
在一輛銀色名爵TF敞篷跑車面前,記者注意到車內放著一張車輛信息表,上面寫著“全車無事故,電動門窗,真皮座椅,2009年9月初次登記,里程1.2萬公里,……”賣家見有客來熱情招呼:“這車一點問題都沒有,有錢人家的孩子開夠了,換新車了就送來賣。新車24萬,這車16.6萬,才跑了1萬公里,就便宜了八九萬,很劃算。”記者看到,這輛車外觀沒有任何刮痕,打開車門后,內飾也很時尚,仿佛新車一般。
“我們打開引擎蓋看看吧。”夏秀進打開汽車前部引擎蓋,仔細查看后,在車蓋合縫處看到,車體內部鋼板轉彎處凹凸不平,有刮擦的痕跡。隨后他插入鑰匙啟動汽車,“發動機聲音不太對,有細微的刺啦刺啦的聲音。”夏秀進說,“如果車況好,發動機聲音很有力,不會有任何雜音。”賣家辯解道:“這車是以前車主上路不知道愛惜,沒有大毛病。”離開后,夏秀進告訴記者,從發動機聲音即可判斷這輛車受過大傷。
判斷二手車是否做過“整容”,是否事故車或改裝車,可從多方面進行檢查。如車身是否出現色差,一般做過噴漆的地方反射光較暗。可注意裝飾條及橡膠密封件,看是否有殘留油漆痕跡和流漆痕跡。如果做過美容,多少會留下點蛛絲馬跡。打開引擎蓋觀察龍門架及發動機艙,里面分布著很多圓孔、膠條焊點,碰撞時膠條會遭到破壞,圓孔會在碰撞修復后變形。在車輛前部受到碰撞之后,引擎蓋的密封膠條最容易受損,可左右對比進行觀察。注意螺絲是否有擰過的,碰撞修復后圓孔一般都不再規則。車輛發生碰撞后,螺絲會被拆裝,圓孔零件表面原有的標簽也會消失。
在事故車中要牽涉到大梁修復,那可不是小刮小擦了,這會在日后的用車過程中帶來很多麻煩,安全性、操控性、穩定性都會隨之下降。此外還可通過辨別發動機的聲音來檢查,檢查的大原則就是發動機的聲音不能雜亂、有異響,要特別注意是否聽到有細微而短促的碰擊聲或低沉的“隆隆”聲,如果有,代表車況不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