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時生產(Just In Time, JIT)。它是指以市場為龍頭,在合適的時間、生產合適的數量和高質量產品的一種生產方式。它是精益生產的支柱。精益管理咨詢發現它需要以拉動式生產為基礎以平準化(Leveling System)為條件。
①拉動式生產。它是指以看板管理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生產,對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從前進一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從而形成全過程的拉動控制系統,絕不多生產一件產品。看板(Kanban)是保證準時生產的工具。以看板的生產指令、取貨指令、運輸指令來控制和微調生產活動,使生產儲備趨向于“零”。這種現場自律微調的“后補充”生產,以多品種、高質量、低成本和零庫存為目標,很好地響應了市場需求。
②平準化。它是指將產品的流量波動盡可能控制到最小程度,即實現產品總量和品種數量的均衡。按產品總量的均衡就是將連續兩個時間段(一般為一天)間的總生產量的波動控制到最小程度;按品種數量的均街就是多種產品在同一生產線進行混流生產時,不同的產品應交替生產,使各工序的生產和供應能夠在總量上實現均衡,從而減少浪費,適應市場需求的多樣化。
2、人員自主化。它是指人員與機械設備的有機配合行為,它也是精益生產的支柱,一旦生產線上產生質量、數量、品種等問題,機械設備就會自動停機,并有指示顯示,而任何人發現故障問題都有權立即停止生產線,主動排除故障,解決問題。這種“防止失誤裝置”能夠防止生產次品,制止過量制造,還能自動控制現場發生的異常情況。同時,將質量管理融入生產過程,變為每一個員工的自主行為,將一切工作變為有效勞動,防止了錯誤的繼續傳遞。
3、并行工程(CE)。它是精益生產的基礎,精益管理咨詢歸納出兩個特點:
①產品開發各階段的時間是并聯式的,開發周期大為縮短;
②信息交流及時,發現問題盡早解決,產品開發的質量、成本和用戶要求能夠得到有效保證。
CE不僅要降低產品生產過程中某階段的消耗,如原材料消耗、工時消耗等,而且要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消耗。
4、成組流水線。它是精益生產的集中體現。成組技術(GT)己成為生產現代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當前流行的混流生產(Mix Flow)就是CE、JIT、GT的綜合運用。利用GT的相似性特點,組織相似的零件在生產線上加工,就成了成組流水線,其特點是制造對象多樣化,但仍保持著大量生產的速度,而生產線則由剛性變成了柔性。
5、全面質量管理(TQM),它是實現精益生產的重要保證。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精益管理咨詢認為對生產過程而言,好的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制造出來的。TQM強調全員參與和關心質量工作,體現在質量發展、質量維護和質量改進等方面,從而使企業生產出成本低,用戶滿意的產品。
信息來源:天行健咨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