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鐵方坯褐鐵礦是含水氧化鐵礦石,是由其他礦石風化后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得最廣泛,但礦床埋藏量大的并不多見。其化學式為nFe2O3·mH2O(n=1~3、m=1~4)。褐鐵礦實際上是由針鐵礦(Fe2O3·H2O)、水針鐵礦(2Fe2O3·H2O)和含不同結晶水的氧化鐵以及泥質物質的混合物所組成的。褐鐵礦中絕大部分含鐵礦物是以2Fe2O3·H2O形式存在的。一般褐鐵礦石含鐵量為37%~55%,有時含磷較高。褐鐵礦的吸水性很強,一般都吸附著大量的水分,在焙燒或入高爐受熱后去掉游離水和結晶水,礦石氣孔率因而增加,大大改善了礦石的還原性。所以褐鐵礦比赤鐵礦和磁鐵礦的還原性都要好。同時,由于去掉了水分相應地提高了礦石的含鐵量。赤鐵礦含鐵量一般為50%~60%,含有害雜質硫和磷比較少,還原較磁鐵礦好,因此,赤鐵礦是一種比較優良的煉鐵原料。赤鐵礦有原生的,也有野生的,再生的赤鐵礦的磁鐵礦經過氧化以后失去磁性,但仍保存著磁鐵礦的結晶形狀的假象赤鐵礦,在假象赤鐵礦中經常含有一些殘余的磁鐵礦。有時赤鐵礦中也含有一些赤鐵礦的風化產物,如褐鐵礦(2Fe2O3·3H2O)。赤鐵礦具有半金屬光澤,結晶者硬度為5.5~6,土狀赤鐵礦硬度很低,無解理,相對密度4.9~5.3,僅有弱磁性,脈石為硅酸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