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綠化設計、企業綠化設計、廠區綠化是指在廠區及其周圍進行的綠化,其主要目的在于創造出衛生、整潔、美觀的環境,同時改善小氣候,是防治“三廢”污染的主要途徑。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常常排放有害氣體、粉塵和煙塵,使空氣、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廠區的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是不利的,在污染嚴重的廠區,環境條件就更為惡劣,綠化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廠區綠化應該選擇適應性強、抗污染的花草和樹木,并加強管理和保護。
常去建筑密度大,管道縱橫交錯,綠化用地相對較少。廠區綠化要見縫插綠、找縫插綠,并靈活運用各種布置手法,提高綠化率。
企業的中心任務是發展生產,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開展廠區綠化要有利于生產的正常運行,有利于職工作、休息和身心健康。
一、廠區綠化應滿足的要求
1、滿足廠區生產環境的要求。
廠區綠化應根據工廠的規模、產品及其使用特點以及環境條件等科學規劃。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綠地的主要作用,要以改善生產環境為主要目的,兼顧環境美化。
2、滿足樹種生態習性的要求。
根據綠地的功能和環境條件,并結合樹種的生態習性,合理選擇綠化樹苗。
3、突出風格與特點的要求。
根據工廠類型、用地條件等因素進行廠區綠化,使之具有獨特風格。
4、合理布局的要求。
通過合理布局,使之形成功能齊全的綠化系統,充分發揮植物的綠化、美化作用。
二、廠區綠化規劃
1、廠區前綠化
廠區前綠化要美觀、整齊、大方、明快,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要方便車輛通行和人員集散。綠地設置要與廣場、道周圍建筑及有關設施相協調,一般采用規劃或混合式設置。植物配置要和建筑物的形體、色彩相協調,與城市道路相聯系,種植方式多采用對植式和行列式。廠前區入口處的布置要富于裝飾性和觀賞性,建筑物周圍的綠化要講究藝術效果并通風采光。廣場周邊、道路兩側的行道樹,要選用冠大陰濃、耐修剪、生長快的喬木或樹姿優美、高大雄偉的喬木,以形成外圍景觀或林蔭道。花壇、草坪及建筑物周圍的基礎綠化帶可用修剪整齊的常綠綠籬圍邊,并點綴色彩鮮艷的宿根花卉等。
若綠化用地寬裕,廠前綠化可與小游園設置相結合,設置山泉水池、建筑小品,放置園燈、凳、椅,栽植觀賞花木和草坪,形成恬靜、清潔、舒適、優美的環境,為職工休息、散步、娛樂提供場所。
2、廠區道路綠化
道路是廠區的“動脈”,道路綠化要滿足工廠生產的要求,保證運輸暢通。道路兩旁的綠化樹種要具有阻擋灰塵、廢氣和噪音的作用。因高密度的林帶對渾濁氣流有滯留作用,因而在道路兩旁不宜種植過密過高的林帶,應以疏林草地為主,以利廢氣的疏散。如受條件限制只能在道路的一側種植樹木時,應盡可能種在南北道路的西側或東西向道路的南側,以達到庇蔭的效果。開展道路綠化時,要避開地下或地上的管道,使其互不干擾。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在道路交叉口或轉彎處不要種植分枝點低的喬木或高大的灌木。
三、廠區綠化植物的選擇原則
1、適地適樹,即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及土壤條件的樹種。
2、選擇抗污染能力強的樹種。
3、選擇繁殖容易且便于移栽和管理的樹種。
4、選擇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較高的樹種。
5、滿足工藝流程對環境的要求。如精密儀器廠要求車間周圍空氣潔凈,塵埃少,要選擇滯塵能力強的樹種,如榆樹、構樹等,不能種植楊樹、柳樹、懸鈴木等有飛絮的植物。對防火要求嚴格的廠區,要選擇含油脂少的樹種,如珊瑚樹,蚊母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