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菜又稱牛毛廣,是紫萁科植物,學(xué)名紫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質(zhì)脆,味美少纖維,含蛋白質(zhì)、有機礦物質(zhì)及多種維生素,在國際上享有 “無污染菜”之譽。紫萁的幼葉營養(yǎng)豐富,水焯去毛后搓揉成薇菜干。可鮮食或制干菜,具有獨特香味,清脆可口,久食不厭,又可入藥。卷曲未展的嫩味尤為食用上品,開水浸燙、漂洗、去土腥味后,可炒、可煸、涼拌、做湯、加內(nèi)炒食等,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所以,正常人經(jīng)常食用大有益處
薇菜每百克含碳水化合物4.3克,蛋白質(zhì)2.2克,脂肪0.19克,胡蘿卜素1.68毫克,還含有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zhì)。薇菜還含有皂甙和黃酮類物質(zhì),具有潤肺理氣、補虛舒絡(luò)、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赤痢便血、子宮功能性出血、遺精等癥。
早春桃花開過后不久,即發(fā)出幼芽,5月-6月葉莖長高,及時進行采集。采集后的薇菜經(jīng)過開水煮、揉搓晾曬等工序后便制成干品,通稱薇菜干。除食用外尚可入藥。
食療作用
1.殺菌消炎,抗病毒 薇菜煎劑對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均顯示明顯抑制作用、也可抑制腺病毒Ⅲ型、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Ⅱ型、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及單純皰疹病毒等。
2.止血 薇菜可輔助治療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效果。
3.營養(yǎng)健體 薇菜營養(yǎng)豐富,補益脾胃,利腸,常食之有強身健體之功。
做法指導(dǎo)
嫩莖葉焯水后可拌、炒、蒸、做湯、做餡。
目前市場供應(yīng)多為加工后的薇菜干,薇菜干品宜用溫水泡發(fā),泡發(fā)后食用,可制作成“涼拌薇菜”、“青炒薇菜”、“薇菜蒸肉”等。
紫其根莖用清水浸泡7天左右,取出搗碎,經(jīng)過濾可提取淀粉(稱為蕨粉),能制作粉皮、粉條,有一定滋補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