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年頭,搞實體的都越來越羨慕玩電商的,上個活動,一天就能賣個幾千上萬個,要是換做實體,一個月的銷售目標就輕松達到了,哪還用天天跑門店、磨代理商那么累。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電商部,開始做品牌旗艦店自營和電商渠道招商,也讓越來越多的實體銷售總監,不得不逼著自己熟悉電商。沒辦法,現在還不去整合好實體和電商渠道,更好的控制好線上和線下的銷售,哪一天自己就被老板整合了,對比兩三年前,渠道的格局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必須迎頭趕上。
但接手下來,問題很多,單就直營的天貓旗艦店一塊,就夠麻煩了。新店開張,都沒幾個人進來,每天生意十分冷清。去投廣告引流吧,費用高的離譜,報活動,初始銷量和好評不夠,店鋪評分不高,報什么活動都沒資格,無奈之下,隨淘寶大流來刷單,沒刷兩天就被系統檢測到,寶貝屏蔽一個月,又得上架從頭來過。這比玩實體累多了,在線下開個專賣店,光靠一大堆人在路上攔截發DM單,或者花錢找一群托到場子里湊熱鬧,都可以吸引不少人跟風購買,但這在電商沒法操作,行不通。
難道電商和實體的差距,真有這么大?好多在實體渠道做的風生水起的銷售老總,碰到電商,一開始都有點犯暈。
其實不管是電商還是實體,都是同一個道理。代理商只認三點,按重要性排序,*一,必須能賣動,就是實體常說的動銷;第二,*好有錢賺,至少要能滿足代理商的基本運營費用;第三,*好是一直有錢賺。如果不考慮代理商的基本需求,就輕易找代理商合作,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這個道理其實好簡單,但很多跑銷售的新手,往往會忽視這些*簡單的道理。現在實體銷售老手跑到電商上招商,*開始也會碰到這些問題,鬧很多的笑話。
比如有的企業老總用旺旺挨個找那些淘寶店老板談,說你賣我們的產品吧,每個賺多少,利潤高。一天發1萬個人,也沒人會理你,因為他們首要關心的不是這個,是看能不能賣動,就像實體渠道很多代理商喜歡做寶潔的產品一樣,沒錢賺也做,因為能帶動他其他的利潤產品銷售,電商渠道的代理商,更看重這點。能賣動就代表有人進來,有人進來就有可能讓他買更多的產品,這個產品不賺,其他成品賺錢就行。所以在你自己的旗艦店沒有做起一個單品爆款的案例之前,就不要到代理商面前招商,丟人。
能賣動,*好還能讓代理商賺點錢,不要賣越多賠越多,代理商就喜歡了。畢竟代理商的生意都是有費用的,不賺錢,生意就維持不下去,按目前的淘寶投入費用來看,給代理商的毛利至少要在20%-30%的空間,比實體代理的利潤空間要求甚至還要大。其中運費5-10%,天貓扣點3-5%,廣告及贈品5-10%,如果整體的毛利沒有達到*起碼的20%以上,基本上是無錢可賺的,屬于白忙活的“搬運工”。
*后再給代理商一些信心,確保他能長久的賺錢,不要賺一兩個月就價格打穿了,又得重新打一個爆款,心累。所以這個時候,*好讓一個主推款號下面,重點代理商不超過3個,其他小代理商,愛怎么跟風賣都行,他們是讓產品擴展成“線”和“面”的長尾力量,但重點代理商的利潤一定要保證,要控價,不能讓價格太亂,否則重點代理商一旦放棄,整個產品的生意馬上會一落千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