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年中國專利信息年會(PIAC)在京圓滿落幕,可以說,PIAC是目前國內規格較高、規模較大、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知識產權行業的一次盛會,在會議主題、內容和組織形式等方面一直是在創新中前行。會場上的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的展臺展示一直是PIAC的亮點之一。從首屆年會至今,參展的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的數量呈現增長趨勢,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也積極參與展示,這充分說明,中國知識產權服務市場對國外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加。
2012年9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對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和措施等作出部署,但目前中國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還是僅以代理業務為主,兼有訴訟業務、專利文獻翻譯業務等,專利檢索分析預警等專利信息咨詢服務業務還不夠繁榮,知識產權培訓服務目前也主要是由知識產權局的公益培訓為主。
知識產權服務業何以如此小眾?筆者認為,市場需求不夠旺盛決定了目前知識產權市場規模難以擴大。一方面,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起步較晚,知識產權文化和意識尚不夠繁榮;另一方面就是我國的產學研制度還存在一些體制上的局限性,導致專利轉化的和運營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此外,我國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成本較高、維權時間較長、賠償金額較低,造成部分企業不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這直接導致了目前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需求不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