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草果。
漢語拼音:cao guo
英文名:Tsaoko Amomum Fruit, Caogu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omum tsao-ko Crevostet Lemarie[A.hongtsaoko C.F.Liang et D.Fang;A.guixiense D.Fang]。
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性味:味辛,性溫,無毒。
歸經(jīng):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 [2]
功能: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食。
主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
資源分布:云南、廣西、貴州等地。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
采收儲藏:10~11月果實開始成熟,變?yōu)榧t褐色而未開裂時采收,曬干或微火烘干。
炮制:
草果仁:揀凈雜質(zhì),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外殼焦黃色并微鼓起,取出稍涼,碾去殼,過篩取仁。
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與水少許,拌勻,微炒,取出,放涼。(每草果仁100斤,用鮮姜10斤取汁)
《本草從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