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高科新農植保無人機靜態展示現場
9月30日上午,浙江省農業廳在諸暨市街亭鎮龍山村召開了全省農用無人機現場會,來自省廳相關單位負責人,各市及部分縣(市、區)農機管理部門負責人以及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科研院校專家、生產企業代表等全省100多位相關行業的參會代表參加了會議,并現場觀摩了農用無人機作業情況,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葉新才出席會議并講話。現場會上,高科新農植保無人機現場作業成了亮點,得到現場觀摩人員的紛紛稱贊。
上圖:高科新農植保無人機作業現場
在現場看到,技術人員在地面運用遙控器對農用無人機進行操控,一架底部裝載著農藥的農用無人機平穩起飛,隨著無人機在稻田上方低空飛過,農藥被均勻地噴灑在作物上,10分鐘內15畝稻田便全部施藥完畢。得到現場觀摩人員的紛紛稱贊,飛機噴藥很神奇,省人、省力、方便、安全、高效。
“利用無人機噴灑農藥不僅作業效率高,每小時可作業七八十畝,而且飛機產生的下降氣流吹動葉片,使葉片正反面著藥,提高防治效果。”浙大何勇教授向記者介紹。無人機的作業優勢贏得了在場的合作社負責人和種糧大戶的認可。
上圖:高科新農總經理李才圣會場報告
農用無人機主要依靠作業人員遠程遙控操作進行施藥,作業效率一般為每小時80-100畝。比如1000m*50m的一塊田,無人機的噴灑時間只需40 分鐘,效率是人工作業的5倍,降低了環境污染和對人員的傷害。同時與傳統手工作業相比,使用農用無人機大大提高了藥液的附著率和穿透性,霧化更均勻,還可避免施藥人員中毒現象發生,農用無人機施藥替代人工作業顯得更具必要性。
葉新才指出,農用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不僅可以進行噴灑農藥、噴灑肥料、播撒種子、輔助授粉作業,還可以進行農田信息采集、航空拍攝等作業。發展農用無人機,既是提升現代農業發展層次的題中之義,也是農業領域“機器換人”的現實需求,更是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
下一步,我省將堅持“積極穩妥、穩步推進”的原則,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服務組織等具備一定實力的主體應用農用無人機,逐步擴大覆蓋面,防止一哄而上。同時,加快建立農用無人機作業技術標準,加強技能培訓和安全監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爭取明年將農用無人機納入購機補貼目錄,確保買得起、用得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