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私人定制如今逐漸成為市民個性化消費的新方式,也成為家電企業市場營銷的新手段。據報道,目前,幾乎所有的家電產品都可以定制,品種涉及電視、冰箱、洗衣機以及廚房小家電。不過,業內人士對此指出,近幾年,家電企業推出私人定制服務乃是為了應對企業轉型升級,但目前該服務仍然存在許多障礙,即使少數號稱“定制家電”的產品,其實也只是集體定制,而非完全個性化的私人定制,據此,未來整體家電行業轉型升級仍要克服各種難關。
    據了解,“現實生活中,家電的不少功能幾乎用不到,但是消費者又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外觀或某一個特殊功能卻得為那些不必要的功能買單,處境十分尷尬。”正是考慮到現今消費者個性化以及高性價比的追求。
    隨著線上業務的增多以及商家之間差異化的需求,家電廠家與電子商務平臺的頻頻互動,讓“定制”風靡成風。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對此指出,目前的定制服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私人定制,主要是廠家列出可選菜單讓消費者進行選擇。
    從目前來看,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家電企業推出私人定制還存在許多障礙:一是只著眼于外表,比如尺寸、材質、顏色等方面,而對于內部結構的個性化定制客戶滿意度不高;二是一些企業私人定制家電產品缺乏相應的多套菜單提供選擇,客戶感到“面窄”;三是一些私人定制家電產品定價太高,售后服務更是讓人擔心。
    另外,一些家電企業缺乏私人定制家電菜單,讓客戶選擇面變窄。提供多套菜單,可以避免客戶異想天開提要求,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目前絕大多數家電企業不能做到。由于家電產品私人定制追求個性化,因此定制價格較高,但有的企業趁機標高價,讓客戶不敢下單。再有,私人定制的家電售后維修存在漏洞,讓客戶不放心。由于跟成批量生產的家電產品型號不一樣,定制家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找到零配件,故障質量認定也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家電研究專家王文生提醒市民,定制家電產品要理性:一是不要僅注重其外表,畢竟家電產品*重要的還是實用;二是要跟大企業合作,這樣質量才會有保障。
    不僅如此,一些廠商推出的定制服務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家電產品,品種涉及電視、冰箱、洗衣機以及廚房小家電。但這些定制家電,僅限于企業通過特殊的營銷活動,*后決定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這種定制模式,這種模式只能叫做“集中定制”,即把有同類需求的消費者集合到一起,生產他們所需的產品。
    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目前已經開展定制產品服務的商家中選擇定制家電時,也要從實際出發,在考慮自己喜好的同時還要注意定制產品相關的服務、售后等是否完善,盡量選擇比較成熟的品牌,遇到問題要及時維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