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的款識特征
聯(lián)系人:金小亞
聯(lián)系電話:15692402220
聯(lián)系QQ:1361236848
明代瓷器的款識特征 明代瓷器的款識特征 明代瓷器的款識特征 明代瓷器的款識特征
明代瓷器的款識形式一般以書寫為主,極少有刻印的。前人總結的明代瓷器款識規(guī)律是: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
款恭,嘉靖款雜。
永樂瓷器的款識為“永樂年制”。這是陶瓷史上*一次燒制的帝王年號款,“永樂年制”四字為篆書,四字雙豎行,印、刻寫或書寫于器里心。青花器為用青花書寫;白釉器、青白釉器多為印款;紅釉、青釉器多為刻款。永樂年號款無論刻、印、寫,“永樂年制”四篆體字的字體均較小。
永樂年號款只有四字篆書一種形式。凡見楷書四字、篆書六字或楷書六字,皆為偽托款。四字篆書款后來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識的字體筆道多為生硬折角,無柔和圓潤之感。
宣德的款識不似永樂只在器里心,而是任何部位都在書寫。在形式上,宣德款有楷書也有篆書,其中楷書占了絕大部分。字數(shù)上,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為主;有六字雙豎行加雙圈,也有六字一行(橫豎均有)、四字一行橫寫或雙豎行。款識有用毛筆書寫的,也有刻寫的。
成化官窯器年號款以青花楷體六字雙豎行“大明成化年制”為主,體式比較統(tǒng)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數(shù)在器物底部。除六字楷書雙行款外,還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但無論官民窯產(chǎn)品,成化真品均無“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
成化官窯器還有一種罐,款字只有一個“天”字,人稱天字款罐。這種一個字的官窯器為成化獨有,天字也極其有特色,字體極其肥胖 弘治官窯瓷器款識大體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書六字雙行“大明弘治年制”為主,寫于器底。有少量篆書四字雙行寫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還有少量紅彩楷書雙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正德官窯年號款以青花楷書六字雙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雙行“正德年制”為主,其中以后者居多。款字的清花色澤有濃有淡,色淡者顯得灰暗。另有紅彩書寫的楷書雙行“正德年制”款,色澤深者黑紅,淺者十分艷麗。此時的花盆、爐、洗等彩瓷,多為楷書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也有刻于器底者。
嘉靖官窯年號款全為楷體,有四字雙行和六字雙行,以六字雙行“大明嘉靖年制”為主。也有六字一橫行、六字環(huán)行、四字錢文十字排列的。款識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寫于器口沿下邊的,還有寫于器物肩部的。除寫款外,也有少量刻款。
萬歷款識以書寫六字雙行“大明萬歷年制”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還有四字雙行、四字環(huán)行、四字錢文十字排列的。款的書寫位置
也很不固定,多數(shù)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處的、肩部的、口邊的等。
明末天啟、崇偵年間,署本朝年號款的官窯器少,但署前朝年號款的卻較多。不過,這些署前朝年號款的瓷器多為民窯粗制濫造,款識字體
十分草率,排列雜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