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的圖案紋飾特征
聯系人:金小亞
聯系電話:15692402220
聯系QQ:1361236848
明代瓷器的圖案紋飾特征 明代瓷器的圖案紋飾特征 明代瓷器的圖案紋飾特征 明代瓷器的圖案紋飾特征
明代早期紋飾,大多簡練流暢,豪放生動。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美,多少流露出一些元代遺風。而民窯器則別有洞天,特別是描寫自然的寫
實紋飾,更能體現工匠的豐富想象力,反映勞動人民濃郁的生活氣息。
洪武官窯龍紋兼具元、明兩代龍紋特點,其形象不及元龍兇猛;三爪龍較多。云龍紋飾中的流云云腳粗短(元代的較長),盤中心的三朵流
云呈“品”字排列。這種呈品字形排列的如意狀云紋,沿用到明正德年間都無大的變化。
洪武時所繪菊花呈扁橢圓形,折枝或纏枝蓮葉紋大都呈螺絲狀,而常見的元代纏枝蓮葉紋多為葫蘆形,同時,元代的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
,洪武時花葉明顯縮小。由此可以看出元、明兩代紋飾上的繼承和演變關系。
瓷器上那種一面青花繪畫,一面模印凸花的兩面裝飾手法,是明代洪武窯對元代樞府窯模印凸花技術的承襲和演變。同時成為洪武瓷器脫胎
于元瓷的又一明證。
洪武民窯青花的紋飾,繼承傳統的書法和繪畫,創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劃”,用筆簡練、純熟,以描寫自然為主,樸實無華,大筆寫意
,著意渲染。青花發色比較穩定,少有暈散。但發色并不濃重,趨于清淡,能較好地襯托出紋飾畫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