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旭古藝術品有限公司
服務項目:
古董鑒定 儀器檢測 木材檢測
專家出場 鑒寶合作 陶瓷修復
保真收購 展覽展銷 委托拍賣
后附相關市場行情及收藏知識,僅供參閱:
青花先雄的翻作工藝、遭型與裝飾
從制作工藝看,這兩件青花瓷罐是當時工藝復雜、制作難度較大的產品,器蓋、器體、托座與圈足都是分別制作,然后粘結為一個整體。這種組合體產品一般器形較大,要求每個部件都大小適宜、尺寸嚴密、粘結牢固,保證整體的協調一致和器形端正。這兩件青花瓷罐都已達到合格水準,無可挑剔。
兩件青花瓷罐的造型基本相同。器蓋呈覆碟形,蓋鈕呈寶塔形。器體為敞口、圓唇、直頸、圓肩、弧腹、平底。下為碗形托座,托座下為喇叭形圈足。只是其中一個的肩部有兩道凸弦紋(圖1),而另一個的肩部只有一道凸弦紋,圈足上部又有一道凸弦紋,似形成一周折棱(圖2)。均為瓷質,燒成溫度較高,胎呈乳白色,胎質細膩。周體罩白色透明釉至圈足下部,釉層均勻,釉色潔白而有光澤,無脫釉現象,但部分器面稍泛黃。器蓋、器體肩腹部均釉下繪藍彩紋飾,藍彩濃淡不一,濃處呈深藍色,可見細小黑色斑點,淡處呈淺藍色,不見暈散現象。兩器的尺寸與所繪藍彩紋飾各有不同:圖1,蓋鈕頂部繪“甲”紋,鈕的周邊繪對稱草葉紋。器體肩部繪蔓草紋,腹部繪束花紋、牡丹紋、草葉紋和童戲紋,幼童拿彎鉤狀長物,下有一圓球,作擊球狀。器通高44厘米。圖2,蓋鈕頂部繪草葉紋,鈕周圍亦繪對稱4個草葉紋。器體、肩部繪牡丹紋、蔓草紋、草葉紋,另繪對稱兩只飛蟲,蟲體棗核形,雙須雙翅,看上去似蜂似蝶。通高44 .2厘米。
藝術風格
兩器造型渾圓豐滿,端莊樸實,加之制作規整精細,釉色光潔瑩潤,藍彩鮮麗樸素,充分顯示了清秀雅致、雍容華貴的特色。裝飾紋樣新穎別致,簡潔明快,格調自由舒展,形成自身獨具的藝術風格,成為實用與美觀高度結合的典范。
鞏義市以東約8公里的鞏縣窯是唐代生產白釉藍彩器和*一燒造唐青花的窯場,毫無疑問,這兩件青花塔式罐即鞏縣窯所產。唐青花與唐三彩都是鞏縣窯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產品,猶如異軍突起的兩朵并蒂蓮花,二者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并駕齊驅,各顯風光。這種復雜造型的塔式罐也見于此窯生產的三彩器。二者不僅造型結構與制作工藝基本相同,而且都強調整體美和形體的規范化,富于個性,富于變化,但器表裝飾的藝術風格差異非常明顯,各有自身鮮明的個性特征:青花罐器表潔白、瑩潤,紋飾用彩只有藍色一種,裝飾手法只用繪畫技法,花紋簡約、清秀、明快,用筆細致,輪廓清晰,整體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三彩罐則器表色彩鮮艷,斑駁陸離,藍、白、綠、紅、黃、青、儲等雜色并陳于一器,飾彩手法則不用描繪,而是采用點、抹、灑、涂,還巧妙運用彩料流動和呈色深淺不一的特性,創造出色彩復雜多變、自由搭配的不同紋樣。另有不同的是:青花罐為瓷質,胎質堅固耐用,不滲水;三彩罐為低溫釉陶,胎質疏松,有滲水性,易損毀,因而實用性較低。兩者相比,青花罐在實用性和藝術性相結合上明顯更勝一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