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旭古藝術品有限公司
服務項目:
古董鑒定 儀器檢測 木材檢測
專家出場 鑒寶合作 陶瓷修復
保真收購 展覽展銷 委托拍賣
后附相關市場行情及收藏知識,僅供參閱:
古陶瓷鑒定的實踐方法
1.眼睛觀察
一是看東西心要細,要靜,要認真。二是要從多方面去觀察,多找問題,不要輕易下結論。三是只有當這件東西的所有特征都符合條件,才能下結論。有的器物只符合一二個特征,就要考慮是仿品。大部分特征都對,那是真品的可能性很大,*佳狀態是符合所有特征,就是我們所說的“開門貨”。
2.大腦思考
要記住各時期胎與釉的特點、造型特征、裝飾風格、工藝水平等要素,這些都是硬件,來不得半點馬虎。掌握特征越全面,鑒定的準確率就越高。當然,掌握陶瓷的特征,不是一墩而就,需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
3.交流與匯總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判斷事物的正確與否存在局限性。因此,*好是二人以上同時鑒定,通過交流,將各自觀察到的器物特征分別列出,進行分析,而后得出相對正確的結論。
4.借助工具與資扦
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工具、圖錄、筆記、數據等,工具如手電筒、高倍放大鏡等器材,能更清晰地觀察到陶瓷的細部、釉面等方面。圖錄、筆記、數據等資料能更準確地比對器物的真假。
5.鑒定步驟
一是斷時代。有些器物看多了,遠遠望去,就知道它是什么年代的東西。有些器物具備前朝末后朝初的綜合特征,那就是過渡時期的產品。二是斷窯口。它是什么地域、什么窯廠的產品。在實際鑒定中,有的好認,有的不好辨。不易識別的就以地域或以窯系或以省份來分,如北方瓷、南方瓷等;或越窯系、磁州窯系等;或福建地區、河南地區等。三是斷名稱。名稱記錄越詳細越好,一般是年代、窯口或釉彩、裝飾手法、花紋、造型、品種。如元代龍泉窯青瓷刻劃蓮花高足杯、清代乾隆粉彩山水百鹿雙耳尊等。
6.鑒定中的常用術語
在鑒定過程中,東西完好無缺稱“全品相”,東西存在缺陷的有多種:
(1)窯裂。由于燒窯時火力不勻,胎體受熱不均而出現的裂紋。
(2)縮釉。釉與胎的結合致密度存在缺陷,在燒制過程中,釉沒有均勻地覆蓋胎體,而產生下凹現象。
(3)棕眼。釉中的汽飽受熱脹破,形成凹陷狀小孔。以上三點是工藝上的缺陷,在出窯前就已經發生。
(4)炸裂。物體受外部撞擊而產生的裂痕,在器身上稱“炸肚”,在器底稱“炸底”。
(5)崩口。在器物口部崩掉一小缺口。
(6)磨口。器物口部殘損嚴重,用切割工具將口部全部磨平修整。
(7)沖線。受輕微碰觸而產生的細裂紋。
(8)剝釉。器物上的釉與胎結合不緊密,使用時容易造成釉脫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