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物聯網,大概會有很多人一頭霧水,反應過來之后想想估計也是和互聯網一樣差不多的玩意兒。二者名字太過相同,造成誤解在所難免。稍微了解物聯網是什么的人群多是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個產業在中國還沒有孕育成熟的條件。他們的觀點是,互聯網在中國的運作尚且還在不斷進步中,遠遠沒有達到成熟階段,而物聯網又是基于互聯網的基礎誕生的一項產業,根基不穩,高樓怎么可能建成?
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中國的物聯網發展現狀,就會發現這個產業的很多問題。物聯網雖然植根于互聯網,但是它延伸的領域太多太復雜,部分行業標準還未建立,市場魚龍混雜,這樣混亂的局面難免會給看客們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但是物聯網的重點領域:智能家居行業,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風格,目前正在蓬勃壯大中。
說到底國內的智能家居行業在10年之前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前輩經驗可供參考,沒有專業型人才供給,國外的智能家居廠家也多是大集團旗下的一個小小分支,不受重視或者尚未成氣候,在這種條件下,國內的智能家居行業能夠發展起來,并且發展的很好簡直就是一項奇跡。
智能家居關鍵在于用戶體驗。和互聯網的用戶體驗不同,它是實物,不是互聯網的虛擬產品,需要一定高昂的成本,風險相比互聯網產業要高的多,同時,它也沒有模本可供參照,一開始,只能按照創始人的想法進行一個初步的規劃,后期再根據市場反應不斷改進和更新。一路戰戰兢兢不是不辛苦,但是這樣的辛苦在今天已經初見成效。產品出現之后,最關鍵的一點還是用戶的接受程度,一個再好的商品沒有用戶認可那也是失敗的。在中國做物聯網智能家居的廠家很多,但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些廠家中有不少慢慢倒下,剩下的都是精英,繼續在這個行業內廝殺。
南京物聯正是這樣的佼佼者。智能家居行業現在魚龍混雜,抄襲仿冒成風,有強大實力的廠家是在少數。對于高新行業來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研發團隊是最基本的,這兩點南京物聯都做到了。從一開始的小公司慢慢成長成現在還在不斷擴張的百人企業,物聯的實力已經顯現。物聯的產品不管是從外觀還是內部技術都在不斷被同行業抄襲,同行不少開始聚集起來攻擊物聯,詆毀物聯,但是這樣的做法恰恰是心虛和沒有實力的表現。
智能家居設備講究人性化和智能化,追求用戶的體驗,以人為本。俗話說眾口難調,一個設備想要適應千萬家庭的生活習慣或者生活方式那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沒有一項產品能夠保證讓所有人都喜歡,左右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既然有問題,為何非要自己鉆牛角尖,而不讓用戶自己去解決呢?物聯的智能家居設備在完美完成設定功能的同時,還能夠支持用戶的DIY設置,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隨意設置,這樣就有效規避了上述的棘手問題。
做任何一項產業都是需要冒險的,做一項還沒有成長起來的產業更加冒險,但這何嘗不是創業的樂趣所在?當年互聯網剛剛在中國興起的時候,人們駐足觀望,饒有興味,但是沒有幾個人敢去嘗試,人們都想,再等等吧,等它成氣候了也不遲,十年之后,當初那幫敢冒險做互聯網的愣頭青們全成為了現在的互聯網大佬,同比現在新興的物聯網智能家居行業,誰知道下一個影響中國甚至影響世界的人物會不會就在這里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