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加筋土坡類似,加筋土擋墻可以形成直立墻面。加筋可以是土工織物,但更多的是使用土工格柵。近10年的主要進展是在墻面系統上的不斷改進,包括:
土工合成材料包繞墻面系統;
木制墻面系統; 焊接絲網墻面系統;
堆疊筐籠墻面系統; 預制混凝土板(全高)墻面系統;
現澆混凝土面板墻面系統; 預制混凝土(分單元)墻面系統;
標準混凝土塊(現稱分塊擋土墻)(SRWS)墻面系統。
在以上所有的墻面系統中,分塊加筋土擋墻的墻面一般采用干砌方式。經常會產生新型的面塊、面塊的新型細部設計和新型錨固方式。這種墻型現多用于較高的擋墻(達15米),以承受較大的超載(如鐵路),或者加筋土擋墻面向水流(如小溪、河流等)。這種擋墻在地震區也表現出良好的性能。
最有意義的是SRWS的新型面板塊上設有向上的槽口,填土后,可以種植當地的植物。如果氣候適宜,這種“活墻”可以遮擋干砌面板。
土工合成材料在加筋土擋墻中的應用前景是在錨固區設置聚合繩、條帶和錨具(或土釘),將墻面單元通過加筋體錨固在錨固區。實質上,這一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的加筋土擋墻上已經采用[2]。如果加筋土擋墻距巖體較近,也可以將錨具(或土釘)錨固在巖石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