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是“保險”
買智能家居產品,我們等于買了什么?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似乎有點矛盾加愚蠢,不過答案可不是買智能家居產品,我們等于買了智能家居產品那么簡單。在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好清楚智能家居所涉及的產品。通常來說,提到智能家居可先將智能電視等家電產品排除在外,重點應放在智能門磁窗磁、智能開關插座、智能照明設備、背景音樂系統、恒溫器、煙霧探測器、空氣質量探測器、光照傳感器等產品上,所以買了智能家居產品一定程度可以說買了這些產品。
在智能家居產品中,不少都非常實用,可以*大限度地減少用戶的麻煩,但也有不少產品具有“保險”性質,一般情況下無用武之地,例如一些智能安全防護類產品。智能安全防護類產品一般被認為是智能家居中*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它為什么會具有“保險”性質呢?其實這個不難理解,與保險類似,智能安防產品雖然能實時工作,但基本以預防為主,甚至不少只有在出現危急情況時才能顯現出效果,在正常情況下卻很“清閑”,如煙霧探測器、光照傳感器等。
智能家居一旦具備“保險”性質,所表現出的主要問題就是“非剛需”。很多人會去買保險,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保險”性質的智能家居產品同樣會有這種情況。在生活質量沒有達到一定水平時,人們通常根本沒有心情去購買這些產品,這也是為什么煙霧探測可以在美國家庭里常見而在中國家庭中就沒有存在感的重要原因。智能家居廠商可能需要一番工夫對大眾進行說服,讓“非剛需”的智能家居產品轉化為“剛需”,從而讓具有“保險”性質的智能家居更為普及,走進千家萬戶。
智能家居三分鐘熱度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家居三分鐘熱度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三分鐘熱度似乎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當然在智能家居中也存在,不過這好像是在用戶體驗之后,與一般智能家居企業好像沒有什么關系。事實上則不然,大眾對智能家居的熱度時間過短,不只是一個簡單熟悉的過程,中間還包含對具體產品的認識和肯定。
當然,在大眾未進行親身體驗之前,智能家居較之傳統家居的改變,幾乎像是神奇的魔術。家庭中的設備都利用手機等終端設備進行控制和管理,讓大眾眼前一亮,這種新鮮感不亞于人們*一次接觸網絡。另外,智能家居所營造的場景和氛圍也是以前所見的,而電影中的鏡頭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所產生的共鳴感也足以讓人欣喜若狂。
作為高科技新型產品,智能家居的神奇之處將會隨著不斷被挖掘而淡化。無論從控制方式,還是智能效果,智能家居在用戶的體驗中都會變得更加普及和平淡,而用戶了解的越深,對智能家居的熱情就會越淡。隨著人們操作習慣的逐漸養成,人們將會對用智能手機控制智能家居產生一定的依賴,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依賴程度是會隨著人們體驗新奇性降低有所下降。但是,如果產品擁有足夠的新奇和獨創性,不但可以將熱度延長,而且會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所以如何讓用戶的熱情持續下去也應是物聯傳感等智能家居知名企業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