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體驗生活。把體驗生活放在*一位,意味著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以及平日里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思考應是每一位設計師成功的*一基本要素。一個好的室內設計能充分體現出設計師對生活的每一份用心與其所具有的人生閱歷。無法想象一位從不下廚,不懂油鹽醬醋、鍋碗瓢盆放在何處,不知道煮婦們如何操作的設計師能設計出一個合理實用的廚房來。設計書拿到手,*一步應是盡力搜集有關的信息,充分了解使用者對設計的所有要求,充分了解每一個空間的用途以及它們的關聯,方可進行下一步。可訓練自己閉上眼睛,從進大門開始,象放電影一樣,緩緩掠過每一間房子。經過長期的生活觀察與體驗,那些家具和飾品會自然出現在你腦中空間應有的位置。任何藝術都講究取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為什么室內設計就可以例外呢。
方法二:角色互換,指的是站在顧客的角度,處處為顧客著想。這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漂亮話,也不是印在紙上的一句廣告詞,而是實實在在從顧客的角度來進行設計。也就是說,如果我是使用者,我會如何來設計我自己的房子。合理安排好每一分錢,將錢用在刀刃上。認真分析需要考慮的因素,如經濟能力、生活方式、個人喜好、家庭成員等等,按其重要性綜合考慮。一個沒有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設計師自然無法贏得顧客的信任與尊重,也不可能做出真正好的室內設計來,這應作為每一位設計師成功的第二基本要素。
方法三:追求平衡。中國自古以來有著傳統的平衡藝術,例如中國國畫及書法中常用到的在非平衡構圖中追求平衡的美,這一美的原則古今中外無一例外。只是落實到了室內設計中,許多設計師容易忘卻這一原則。平衡設計中包含了形體平衡和色彩平衡。在設計時,從不同角度觀察是否有失平衡,初學者可用手比劃個方框,透過它來審視每一個角度。平衡點往往是那精彩的點睛之筆,有人稱之為視覺焦點,不可沒有,但決不可過多。平衡的原則直接左右著整體布局,決定著每一件家具和飾品的安排。
方法四:尋求對比。對比法主要有以下四類:虛實對比 - 虛的空間與實的墻體或者家具之對比;色彩對比 – 互補色之對比;質感對比 – 玻璃與磚塊、金屬與木材、麻布與皮革之對比;形體對比 – 方形與圓形、直線與曲線之對比。在應用時,注意不同材質的接觸、過渡要把握得恰到好處;盡量不要在同一平面上硬碰硬;不要讓不同金屬材質直接接觸;要避免同等尺度的對比。在統一的前提下,善于制造和利用對比,是評判一位優秀設計師水平的標準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