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銀元鑒定 錢幣鑒定 瓷器鑒定 字畫鑒定 15695902150 陳先生
在中國 沿海地區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Spanish Carolus dollar),又稱加羅拉銀元,俗稱本洋。
系1535-1821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16世紀末,本洋開始流入我國,
但到鴉片戰爭前,僅作為士大夫階級的一種玩物或收藏品,并沒有成為真正的貨幣。鴉片戰爭后流通于長
江中下游各省及河北、廣東、福建等地。墨西哥于1821年獨立后,1824年開始鑄造墨西哥銀元(Mexican
Dollar),因幣面花紋有鷹鳥,俗稱鷹洋,誤稱為英洋,華北各地又稱之為正英。據1856年倫敦造幣廠對
中國流通的銀幣的一次化驗,證明墨西哥銀元含純銀371.57英厘(grain),值英幣50.21便士,而西班牙
加羅拉銀元含純銀370.9英厘,值英幣50.12便士。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銀元取代西班牙銀元成
為在華主要流通銀幣。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幾乎以墨幣為主幣。有人估計到清末民初,流入中國市場的
鷹洋在4億多枚,當時上海金融市場專門開設鷹洋行市。1905年后,墨西哥采用金本位制,停鑄鷹洋,鷹
洋流入中國漸少,1919年后上海金融市場逐停開鷹洋行市。晚清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還有:英國貿易銀元
,因幣面鑄有一個持杖的不列顛女神站像,俗稱人洋或站洋、站人洋(是英國在印度境內和在香港專為在
中國境內流通而鑄造的一種銀元,背面鑄有中國圖案花紋及中文“壹圓”兩字。該幣由香港、新加坡、上
海等地的英國銀行發行,總共發行約1.5億枚,流行于兩廣、閩浙、滬寧一帶);日本銀幣,因幣面有龍
紋,俗稱龍洋或龍番;其他尚有美國的貿易銀元、法國的安南銀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