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及高管責任險對上市企業有益還是有害,如何選擇性價比*高的董責險呢(信安達保險代理18902846180)。這邊有人說董事責任險助長管理層馬虎大意松懈管理的氣焰,那邊又說董事責任險能夠降低企業管理風險,讓企業更上一層樓,那么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信安達保險代理通過多年專注銷售董事責任險,并根據客戶的投保回饋表明,董事責任險隨仍有需要完善的部分,但瑕不掩瑜,其更有利于企業更快更平穩的發展。歡迎來信安達免費咨詢。深圳信安達保險代理公司,*有口碑的保險代理公司,是您買保險的*佳選擇。豐富的保險經驗為您提供*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想詳細了解信安達保險代理公司,請登錄企業網站。
同樣是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超過95%都購買了上市公司高管責任險,在國內上市的卻不到5%,這便是高管責任險在國內外市場面臨的冰火兩重天。
8月9日,一財險公司業務總監告訴記者:“近兩年高管責任險賠付增多,一賠都是數百萬上千萬美元計的天文數字,越來越不賺錢。公司已經不想做了,這個早已不是我們主推的險種。”
上市公司不在乎,市場又無所謂,就連保險公司也當成燙手山芋。高管責任險的困境,反映出目前滬深股市相比海外市場的一個頑癥:對高管的違規行為責罰過于寬松,導致其責任意識淡薄。
高管違規成本低
高管責任險的銷售為何內外有別?一位長期從事財產險銷售的業務員一語道破內中玄機:“違規成本低,自然就沒積極性購買責任險了。”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統計顯示,2003年以來,僅滬市就有至少500人次以上的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其他高管的違規行為。監管對其責罰的措施,除了公開譴責、警告、終身禁入外,就是極為有限的經濟處罰。
高管責任險全稱是“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當上市公司高管因工作疏忽或過失行為給第三方造成經濟損失時,由保險公司按保額承擔理賠責任。但是因故意或者犯罪導致的經濟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1934年*一份董事和高管人員職業責任保險誕生,目前在美國覆蓋率已達99%。62年后,美亞保險上海分公司承保了中國*一張“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保單。
而在美國,因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設立,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的通過,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和處罰極其嚴厲,還有個人投資者動輒可以發起的“集體訴訟”,導致美國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員需要承擔的經營風險陡然增加。因而該險種在美國上市公司的普及率達到了99%。
一賠就虧
雖然國內高管責任險的費率相比美國和香港*便宜,但上市公司的投保率仍不過5%。
“現在中國公司在美遭遇集體訴訟的日漸增多。相對于數十萬美元的保費,一賠付就是數千萬*少幾百萬,賠一起基本上就要虧損了。”上述財險業務總監稱。
這個險種剛在國內推出時,因為極少發生訴訟和賠付,利潤還較可觀。“但現在我們公司已經有退出該市場的想法,不再主力宣傳和銷售此險種,就是有公司主動來找我們買,公司也要仔細審核其風險。”他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