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信用經濟,通過信用保險促進商業信用的極大發展也需要依賴良好的法制環境。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明確信用保險的地位和作用,區分其同一般財產保險的不同,制定適應信用保險發展的監管細則,在源頭上把握住發展方向。
信用保險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概況
(一)信用保險項下融資含義
信用保險是保險人保障企業在商品或服務貿易中,由于買方破產違約或政治因素等原因引起買方不付或延遲支付貨款,造成企業應收賬款損失的一種保險。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是指賣方在投保信用保險并將賠款權益轉讓給銀行后,銀行向其提供貿易融資,當發生風險出現損失時,保險單下應付給賣方的賠款直接支付給銀行的業務。
在國內貿易中以賒銷為主,中小企業在賒銷的方式下獲得銀行融資非常困難,獲得信用保險支持后,銀行能在賒銷方式下提供融資,因此對于企業而言,有更多的業務可滿足銀行放貸要求,而銀行利用信用保險轉移了信貸風險。
(二)信用保險項下融資方式
銀行基于信用保險保單可提供如下幾種融資方式:
1.賒銷信用保險。又稱買方保險,是保險人為賣方進行的各種形式的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行為提供信用擔保的一種信用保險業務。從國外的實踐來看,賒銷信用保險適用于一些以分期付款方式銷售的耐用商品
2.國內貿易短期信用保險。根據大陸法系的劃分,將信用保險合同劃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一般來說,國內貿易業務大都集中于180天以內,因此對于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目前主要辦理的是短期信用保險。它要求投保單位必須以合同作為貿易的核心要件,付款條件、付款方式以及債權債務關系成為投保人與保險人雙方之間的重要約定。
信用保險對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
1.保障賬款安全,解除后顧之憂。賒銷是企業擴大銷售的重要方法之一,隨著賒銷的增加,企業面臨應收賬款回收確定、現金獲取時間跨度拉長、經營成本增加、資金鏈緊張等財務風險。假設一個企業年銷售額100萬元,凈利潤率1%。如果出現了1萬元的壞賬,則一年的凈利潤全部被沖蝕。
2.專業風險服務,提升信控管理。內部管理不規范,是制約企業成功上市的另一重要因素。中小企業群體中有些從家族企業發展轉型而來,內部管理方面“人治”成分居多,缺乏制度規范;有些是創新型企業,“重業務輕管理”的問題較為突出。
3.增加貿易機會,做大貿易規模。買方市場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為客戶提供信用結算方式。擁有信用險作為堅強后盾,企業可以成功從現金交易轉向信用結算,加大已有賒銷交易量,做大貿易規模。投保信用險后,可將應收賬款質押并出售給銀行,獲取融資。信用險項下融資只占用保險公司額度,不占用企業的額度。
4.融資便利,成本較低。與擔保方式相比較,無信用保險支持的融資業務,擔保公司的費用或保證金約為20%左右,而有信用保單支持的融資業務,費率約為1%。同時,中小企業如果需要采用擔保融資方式,須向銀行繳納15%-20%的擔保金。可見,信保融資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融資便利,成本較低。
5.提高信用等級,增加投資價值。信用保險可為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時向投資者傳遞更積極的信號,表明該企業管理規范、應收賬款資產安全,增加企業的投資價值。應收賬款占比較高、信用期限較長的企業,應收賬款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企業估值水平,投保信用險將幫劣企業吸引到更多優質投資人 。
6.促進投資主體多樣化。信用保險能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投資主體多樣化,為擴大內需提供資金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