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天然蟾衣是利用自然界野生蟾蜍,使活蟾蜍皮膚干燥后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
據了解《本草綱目》、《中國藥典》、《中藥炮制規范》、《中藥大辭典》等許多藥書都未見記載。現代研究蟾衣中含有數百種化合物.動物試驗結果表明能治療惡性腫瘤,蟾衣高劑量時對lewis肺癌、H22肝癌、S180肉瘤的抗腫瘤效果達50%左右,且每天每公斤小鼠服用16克蟾衣,沒有發現毒副作用,提示蟾衣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蟾衣是蟾蜍(即癩蛤蟆)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是癩蛤蟆身上的一層很薄的幾乎透明的皮,蟾蜍脫下之殼,是蛤蟆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俗稱“蟾衣”,現代醫學研究常用治腫瘤。
《中藥大辭典》記載了蟾蜍全身均可供藥用。蟾蜍可加工成干蟾皮、蟾頭、蟾酥、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名貴中藥,對治療食道癌、肝癌、腎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療效。蟾酥含數十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現代醫學發現它有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
據上海中醫藥大學和海門市康平蟾衣制藥研究所,吉林市昌邑區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多家科研院所聯合進行的用蟾衣對小鼠的抗腫瘤實驗表明,服用蟾蛻以后S180肉瘤 H22 肝癌實體瘤 lewis肺癌荷瘤小鼠腫瘤有明顯縮小,lewis肺癌荷瘤小鼠T淋巴細胞轉化率和NK細胞殺傷性均有明顯上升,大劑量服用蟾蛻對小鼠無明顯毒副作用。結論:蟾蛻在動物體內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效果和增強免疫效應,是一種安全的可用于抗腫瘤治療的藥用動物新資源。
蟾衣對H22肝癌在高劑量時的抑制率為39.52%~43.73%;S180肉瘤在高劑量時的抑制率為51.15%~53.94%;lewis肺瘤的抑制率為54.67%~55.40%;對鴨子進行的乙肝抗病毒實驗中,中低劑量的抗病毒效果為52.99%~51.07%,蟾衣應用于臨床抗腫瘤,抗病毒的數量也進一步得到了證實,臨床研究表明,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總有效率為35.71%止痛效果總有效率為41.7%;白細胞變化總有效率為48.21%,顯示了蟾衣對治療惡性腫瘤和肝病的良好效果。
據民間應用調查,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對肝腹水、癌癥有顯效,對乙肝大三陽、小三陽可轉陰,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本代謝自然平衡。
一般服用蟾衣時,可把蟾衣烘干后碾成超細粉灌成膠囊,消毒后即可服用。也可加水煎服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