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判斷
首先應確定哪條電纜出了故障。當維修人員無法查明是過負荷跳閘還是故障跳閘時,可以進行一次試送電來判斷跳閘停電的原因。
如果屬于電纜事故跳閘,應首先用搖表測定電纜芯線之間和對地的絕緣電阻,初步判斷故障的性質。凡屬電纜漏電故障,往往是通過檢測絕緣電阻和做泄漏試驗時發現,或者從檢漏繼電器指針數值判斷。凡接地事故,可通過檢漏繼電器跳閘發現。如果屬于短路故障,常常是因接地短路或短路后接地,也有少數只短路不接地。
對于在空氣中敷設的電纜,包括井下沿巷道敷設的電纜,如果因短路故障造成外皮燒傷,一般通過沿電纜線路查找外觀就可找到故障點。電纜接線盒出現短路事故時,如果檢查得及時,接線盒表面可以摸到有溫度。電纜某處短路,有時可以看到燒穿的傷痕或穿孔,在短路點還可以嗅到絕緣燒焦的特殊氣味。
2.用萬用表查找
首先將電纜兩端的芯線全部開路,如果電線故障是相間短路,將發生短路的兩根芯線的端頭與萬用表相連接;如果是接地故障,就將發生接地的芯線和接地芯線接到萬用表上。將萬用表的選擇開關打到歐姆檔,然后由檢修人員對電纜逐段進行彎曲或翻動。當彎曲到某一點,萬用表指針有較大的擺動時,說明這就是故障點。也可用干燥的木棒敲打電纜護套,當敲打到某處,萬用表針有較大的擺動時,也就找到了故障點。
這種方法適用于尋找一芯或多芯低阻(幾十千歐以下)接地或短路故障,不管是屏蔽電纜還是非屏蔽電纜均可采用。
3.電測法
當故障點不能用直觀方法尋找時,必須用電測法探測。一般常用的電測方法有以下三種:
(1)電橋法。使用一只普通電橋和一組約100V的干電池,探測電纜的接地故障點。
(2)電容電流法。根據電纜芯線之間的分布電容與芯線長度成正比,電容電流又與分布電容成正比的關系,從測量芯線長度探測斷線點。
(3)音響法。在電線的一端用音頻信號發生器向故障芯線內送入音頻電流。音頻電流在電纜的周圍產生音頻磁場。將感應線圈置于音頻磁場中,便會感應出音頻電勢,經放大器放大后送入耳機。根據從耳機中聽到的聲音變化的特點,就可以找到故障點。
前兩種方法的共同缺點是故障點是算出來的,且電纜長度和故障點的距離還必須實測,由于測量的不準確,可能產生較大的誤差。音響法的優點是可以直接找到故障點,不需要計算、測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