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 技術特色
1. 技術成熟、運行可靠,專利產品,并通過電科院相關檢測。
2. 設備已經成功運行在上百座500KV~35KV變電站達四年以上,為電力系統成功發現多處隱患,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狀態檢修提供直接依據,助力智能電網建設。
3. 溫度傳感器與測溫主機采用分體設計,測溫主機距離發熱源15cm,測溫主機與母排之間有2mm以上縫隙,確保主機工作在85度以下,提高設備可靠性。
4. 測溫終端獨特設計的半球形以及環形結構,不影響電場分布,不影響絕緣性能。
5. 信號遠距離傳輸,穿透能力強。典型應用距離800米以上,滿足常見500KV變電站站內通訊要求。信號能夠穿透高壓開關柜、箱式變、金屬門屏蔽等。
6. 測溫終端獨特設計的半球形以及環形結構,不影響電場分布,不影響絕緣性能。
7. 防護等級滿足IP68,能滿足戶外全天候運行,測量精度可達±0.5℃。
8. 采用接收裝置和無線測溫終端1:N模式,配置靈活,施工方便無需布線。
9. 接收裝置可以結合太陽能電池、GPRS遠程無線通訊等技術,對站外遠距離電纜接頭等分散發熱點進行集中監測。
10. 獨特設計的多種安裝緊固件及附件,適合不同安裝環境,牢固可靠,拆裝方便。
11. 接收裝置支持多種通訊協議:CDT、101、104、61850等通訊規約,方便將溫度監測集成進現有的調度自動化、配網自動化等系統;提供兩路繼電器輸出接口,可以啟動報警裝置,散熱裝置等。
12.后臺軟件采用C/S結合B/S模式,方便監控人員實時監控。歷史數據長期存儲,可采用日曲線、月曲線、年曲線等方式綜合分析發熱情況。智能判斷異常溫升,各測溫點可設置溫度上限,超溫聲光及語音報警,并可向相關負責人短信告知。
第二部分 技術解決方案
1.需求分析
在電力系統中,高壓開關、GIS(氣體絕緣變電站)等高壓電器和載流母線等電力設備在負載電流過大時會出現溫升過高,*后能使相鄰的帶電部件性能劣化,甚至擊穿,根據電力安全監督部門提供數據分析,全國電力單位每年因為高壓開關、母線溫度過高引發的重大事故上千起,給生產和經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通過監測母線接點、高壓電纜接頭、高壓開關觸點溫度的運行情況,可有效防止高壓輸、變電故障的發生,為實現安全生產提供有效保障。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監測高壓母線及高壓開關接觸溫度是電力系統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許多母線以及開關處于高電位,目前國內專門用于高壓母線、高壓開關及電接觸發熱測量的儀器還很少。溫度監測的方法,一種是在高壓電接觸表面涂一層顏色隨溫度變化的發光材料,通過觀察其顏色變化來大致確定溫度范圍,這種方法準確度低、可靠性差,不能進行定量測量;另外一種方法是利用輻射特性的紅外熱像儀,準確度較高,但由于需要光學器件,在高壓開關柜等特定場合使用不太方便,而且價格較高,推廣應用有一定困難。更重要的是以上兩種方式都需要人工進行巡查,不能實時得到溫度數據,所得到的數據永遠是滯后的,起不到溫度實時報警功能。而有線通訊方式的電子儀表不符合電力高壓環境測量儀表規范。
電力系統中的輸配電壓一般有10KV,35KV,110KV,220KV,500KV分為ABC三相,高電壓使得接點溫度測量不同于普通的溫度測量!以往有三種測量方法:
1.紅外測溫儀測溫,
2.接點處貼蠟片測溫,
3.光纖通訊測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