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自1964年首次參演“上海之春”藝術節后,五十年來歷演不衰。作為西方芭蕾與中國民族藝術結合的典范,《白毛女》巧用芭蕾語匯,也吸取了中國民族舞、傳統戲曲及武術之長。
今年正值《白毛女》首演五十周年,上海芭蕾舞團將推出一系列紀念演出活動。目前,上芭正攜《白毛女》、《花樣年華》兩部舞劇在巴黎凡爾賽門體育館獻演,并將持續演出至3月30日。這也是《白毛女》1977年以來第二次蒞臨“花都”,演出現場不乏1970年代觀看過該劇、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洋粉絲”。
4月29日至30日,《白毛女》首演五十周年紀念演出將于上海大劇院舉行,并參演第三十一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屆時,石鐘琴、茅惠芳、凌桂明、辛麗麗、汪齊風、楊新華等一批延續過《白毛女》青春,如今在上海芭蕾舞界各有建樹的舞蹈家將會出席。紀念演出于3月22日正式出票,舞團已將每場票數的四分之一劃作公益票發售。
除了獻演全劇,與《白毛女》有關的各類紀念活動也將先后登陸申城。4月初開始,《白毛女》大型圖文展將在上海大劇院展覽廳舉行。同時,上海芭蕾舞團還將舉行《〈白毛女〉首演五十周年紀念畫冊》簽售活動,屆時《白毛女》主創將悉數到場。
更多請關注鄭州慶典禮儀www.yiyintang.com一印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