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國際能源署(IEA)在11月7日的報告中,建議各國建設核電廠以應對日益上升的能源需求和氣候變化挑戰。IEA首次在其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肯定核電,同時督促各國在發展核能源上起積極作用。
國際能源署是個國際能源政策咨詢組織,它向26個成員國提供研究、政策分析和建議,并與主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進行對話,這些國家有中國、印度、俄羅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
2006年的能源展望是對8國集團領袖能源可持續發展藍圖的回應。該報告首次專門辟出一章討論核能。IEA官員在聲明中稱,核電對保證電力供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個有潛力的選擇。
二氧化碳、沼氣和其它溫室氣體使氣候變暖,一些科學家認為變暖趨勢會加劇,如果排放不能穩定下來,它對人類造成危害。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11月7日新聞發布會上稱,布什政府是“一定程度受限”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擁護者,把它作為對付能源需求的一種方式。但他還未看過IEA的報告。
美國核能研究所--在華盛頓的核電工業集團組織,認為,該報告并不能使核電發展擴大更容易,但它進一步提高了核電的重要作用,它是可靠的電力來源,并且不產生污染。
報告預計,到2030年全球化石燃料使用量將增加50%以上,產生更多溫室氣體。要阻止這種勢頭,世界領導人需要支持能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方式,如發電業的核電和新能源,交通運輸的生物燃料。
據最基本預測,世界面臨的能源未來是“骯臟、不安全和昂貴。”IEA官員稱。但報告也表明,政府的政策能產生一個完全不同的能源前景,它潔凈、聰明、有競爭力。
采用新的能源政策形勢就不同了,能效得到提高、節能措施加上更大規模地利用核能,到2030年能源消費將減少10%,溫室氣體排放16%。
該報告稱,經濟和其它條件已經轉向核電一方。報告稱,鈾燃料豐富,核電廠運行不受燃料價格變化影響,與燃煤電廠和燃氣電廠不同。根據IEA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世界核電工業能擴大40%以上。
但該機構表示,這樣宏偉的計劃需要大規模投資,核電廠投資比燃煤和燃氣電廠高得多。IEA官員稱,支付先期投資是個挑戰。IEA同時呼吁政府在核電擴張接納民營投資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2002年美國政府開始實施“核電2010計劃”,這是一個11億美元的公私伙伴計劃。它用來確認核電廠廠址、發展先進核技術、檢測新的控制系統。
美國國會在支持核工業上擔任貸款擔保、負債和管理保險,及其它形式的支持,作為2005年寬泛能源法案的一部分。能源研究所官員認為,政府這些行為表明在支持核工業發展和擴大核電上政府能起支持作用。
IEA報告認為,核電裝機增長最快的預計在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俄羅斯。其它國家也想建設新的核電廠。澳大利亞總理表示支持在該國建設核電廠。英國、意大利、瑞典在重新審議能源政策考慮增加核反應堆數目。甚至一貫反核的德國也重新考慮核電逐步退出計劃。
IEA官員稱,很清楚,有些曾說過永不使用核電的國家現在又談論核電。
電話:024-31633368 13324092023
E-mail:2384645552@qq.com
官網:http://www.ihome024.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