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藥材種植(養殖)科技產業發 展 規 劃
(2008—2015年)
上部份報告
云南省是我國中藥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也是我國中藥材的道地產區和主產區之一,中藥材產業是我省發展區域經濟的優勢特色生物產業。根據《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科技部等十六個部門《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云藥產業發展的決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的決定》、《云南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年)》和《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設方案(2008-2015年)》,為加快云南省中藥材種植(養殖)科技產業發展,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狀況
(一)現狀
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重點打造云藥產業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云南)基地建設不斷推進,云南中藥材種植(養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初步建立了會澤金銀花、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藥道地藥材、滇西北高山藥材、西雙版納南藥為主的六大中藥材種植基地;構建了云南省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技術指導中心等中藥材種植(養殖)科技支撐平臺,培育和引進了中藥材種植加工龍頭企業200多戶,對我云南省中藥材重要、瀕危、道地中藥材品種進行了引種馴化和規范化種植,三七、燈盞花等中藥材建立了GAP基地,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紅河燈盞花等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形成了三七、燈盞花等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優勢藥材品種。2007年全云南省中藥材種植174萬畝,生產藥材及提取物原料7 335萬千克,實現農業產值27.3億元;生產中藥材提取物的企業73家,中藥飲片加工企業15戶,加工藥材5 000多萬千克,附加值6.3億元;有昆明菊花園國家*中藥材市場和文山三七交易市場兩個藥材市場,全省常年貿易的藥材1 000多種,貿易額30多億元,云南中藥材產業產值達33.6億元,與2002年17.3億元相比,年均增長14.2%。云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省醫藥產業的重要支撐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二)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
隨著世界回歸自然呼聲的不斷升高,以中藥材為原料的天然藥物、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生物農藥、飼料添加劑等愈加受到歡迎。2007年植物藥國際市場貿易額達400多億美元,中國中藥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5.4億美元,出口額為11.8億美元。尤其是毗鄰云南的東南亞華人聚居區,對中藥材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醫藥是國家醫保統的中藥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中藥材、中藥飲片和提取物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云南有中藥制藥企業78戶,道地藥材需求旺盛。三七、燈盞花、草果等大宗藥材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5%以上,石斛、砂仁等達到70%以上。預計2012年全省中藥材市場需求將超過1.5億千克,銷售額達60億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