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口腔診所裝修http://www.kpdhk.com/
冬季以來,讓胡路區創業城、陽光嘉城等樓盤陸續交房,房屋裝修迎來一個高峰期,找裝修公司、挑選裝修材料,房主和商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然而,房屋裝修糾紛也層出不窮。半個月來,多位裝修房主給記者打來電話投訴裝修公司和售賣建材的商場坑人騙錢。
裝修工程浩大,涉及的矛盾糾紛多種多樣。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邀請了大慶市裝修協會辦公室主任李天生,本報讀者法律服務顧問團成員、黑龍江百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全祿,某裝修公司負責人姚鐵鋅,揭開裝修行業內幕,梳理房主與商家間的消費糾紛,為正在或者即將裝修的業主提個醒。
裝修旺季 業主投訴接連不斷
“隔壁裝修把我家墻砸裂了,找他家不管,還跟我們吵架。”2013年12月24日上午,一位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家住在龍鳳區澳龍新城小區,不久前剛剛裝修完房子。前兩天隔壁鄰居家裝修,經常能聽到砸墻聲。一天晚上睡覺時,她發現臥室一面墻體鼓出一個包,還出現了裂紋。隨后,她找鄰居理論,雙方發生了爭吵,報了警。
經過調解,其鄰居家負責裝修的工程隊答應將該女士家的墻體恢復原樣。
2013年12月28日上午,家住紅崗區的劉先生打來電話說,他在讓胡路區陽光嘉城3期買了一套房子,準備當婚房,所以特意花高價請了一家知名的裝修公司給裝修,結果還是出了問題。
劉先生說,貼磚師傅貼衛生間磚后,衛生間地面比客廳地面高出七八厘米,如果找平,就會多花4000元錢。他找到裝修公司,裝修公司表示,合同里不包括找平這一項,所以他們不負責。
“如果貼磚師傅不出錯,我家也不需要多花錢找平,可他們就是不管,現在的工期還一直耽誤著呢。”劉先生說。
2014年1月1日上午,家住銀浪新城的宋女士告訴記者,前兩天,她在薩爾圖區陶瓷大市場選購大理石時,相中了一款粉色的大理石。交完定金、簽完訂貨單后,她打電話讓師傅量尺,結果對方告訴她,她選購的大理石型號是雙色的,訂貨單上寫的型號是單色的,價錢相差一倍。為此,她趕到店里與售貨員溝通。
“我不懂單雙色的差別,售貨員介紹時也含糊不清,我當時選的根本不是訂貨單上的型號。如果選我喜歡的型號就要多掏一倍的錢,如果不要,200元定金就打水漂了,真是進退兩難。”宋女士苦惱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