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脂提取物
【異名】胡韭子(徐表《南州記》),婆固脂、破故紙(《藥性論》),補骨鴟(《本草圖經》),黑故子、胡故子(《中藥志》),吉固子(《江西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果實。
【植物形態】補骨脂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全體被黃白色毛及黑褐色腺點。莖直立,枝堅硬,具縱棱。葉互生,枝端常側生小葉1片;葉闊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11厘米,寬3~8厘米,先端圓形或鈍,基部心形、斜心形或圓形,邊緣有粗闊齒,葉兩面均有顯著的黑色腺點;葉柄長2~4厘米,小葉柄長2~3毫米,被白色絨毛;托葉成對,三角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膜質。花多數,密集成穗狀的總狀花序;花軸腋生,長約6~10厘米;萼鐘狀,基部連合成管狀,先端5齒,被黑色腺點;花冠蝶形,淡紫色或黃色,旗瓣倒闊卵形,翼瓣闊線形,龍骨瓣長圓形,先端鈍,稍內彎;雄蕊10,1束,花藥小;雌蕊1,子房上位,倒卵形或線形,花柱絲狀。莢果橢圓形,有宿存花萼,果皮黑色,與種子粘貼;種子1,氣香而腥。花期7~8月。果期9~10月。栽培或野生。分布河南、安徽、廣東、陜西、山西、江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化學成分】果實含揮發油約20%、有機酸、一種甲基糖甙、堿溶性樹脂、不揮發性萜類油、皂甙。種子含香豆精類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共約1.1%、黃酮類補骨脂黃酮、甲基補骨脂黃酮、異補骨脂黃酮和查耳酮類補骨脂查耳酮、異補骨脂查耳酮、單萜烯酚衍生物補骨脂酚;尚含揮發油、樹脂、脂肪油。花含脂肪油、揮發油、甾醇、生物堿等。本植物還含棉子糖。
【功用主治-補骨脂的功效】補腎助陽。治腎虛冷瀉,遺尿,滑精,小便頻數,陽痿,腰膝冷痛,虛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風。
①《藥性論》: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濕,逐諸冷痹頑,止小便利,腹中冷。
②《日華子本草》:興陽事,治冷勞,明耳目。
③《開寶本草》:主五勞七傷,風虛冷,骨髓傷敗,腎冷精流及婦人血氣墮胎。
④《品匯精要》:固精氣。
⑤《綱目》:治腎泄,通命門,暖丹田,斂精神。
⑥《玉楸藥解》:溫暖水土,消化飲食,升達脾胃,收斂滑泄、遺精、帶下、溺多、便滑諸證。
⑦《醫林纂要》:治虛寒喘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