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洗浴用品的市場增長算不上迅猛,但市場上還是亮點不斷,配方技術不斷升級,出現了一些利基市場,包裝公司也在開發環境相容性更佳的替代材料。看起來沐浴行業都沐浴在這新的發展潮流之中。
在中國,沐浴露一直是作為香皂的替代產品進行介紹和宣傳的,這也是為何皂基配方在開始時大行其道的原因。但當如今浴露市場已經開始超過香皂市場時,仍然以替代作用和基礎功能做為產品宣傳主打,則明顯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最近幾年,以“除菌”概念為主打的舒膚佳份額不斷降低,不是其市場工作不努力,而是深受市場萎縮之累。于是乎,我們可以看到舒膚佳開始調整其現有的“除菌”訴求,更加強調“全面保護”的概念,以適應大眾市場的心理變化。
通過對消費者U&A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浴露市場,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附加功能和情感訴求,基礎的除菌和干凈效果已被大家認為是共有且必備的功效,有沒有如護理等特殊功效則更被消費者所關注。所以同為寶潔旗下的玉蘭油沐浴露不斷推出高端系列,2008年的雙層彩帶產品剛小試牛刀,2009年就推出了更為高端的植美匯系列。開始強調美容護理的概念,通過添加精油成分(迷迭香+茉莉精油和佛手柑+薔薇精油),來實現美白、亮膚等功效,并給予消費者強烈的自信心理暗示,從而獲得消費者認同。
首先,適時摒棄單純的抄襲跟隨之路,必須通過創造性模仿來達成品牌升級的目的。當如果說“山寨”手機是模仿/抄襲還是創新而爭論不休的話,那么日化山寨版的“冰涼超爽”的冰神沐浴露卻依然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雖然不可否認,國內的許多三線品牌都是靠著跟隨策略發展起來的,但是在這兩年,許多中小品牌發現這條路似乎越走越難。六神清爽依然成為消費者的*選,而自己的清涼沐浴露卻只能不停的特價;強生的牛奶沐浴露和無淚配方越來越火,而自己的相似產品卻依然在貨架上積灰。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跟隨策略的不再靈光,跟隨策略的下一步該如何去走?同樣的產品、類似的推廣,是難以打動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像以前一樣,用一個廣告通殺所有消費者,用萬年不變的特價買贈進行拉動,是再也難以成功的了。跟隨不是簡單的進行模仿,品名和包裝不能再成為成功的要素,這就不僅要求跟隨企業要推陳出新,還要在模仿的同時注意提升。
其次,把價格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剔除。現在很多的日化企業,還依然把價格當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低價去開拓市場。但當耐克都將自己的工廠搬離中國的時候,你認為你的價格優勢還能保持幾年?一個飄柔9.9元還不夠?如果再來一個舒膚佳9.9元,你將如何應對?日化行業是一個高度強調情感訴求的行業,沒有消費者認同,就不會有產品附加值。以OEM和代加工模式操作消費市場,失敗是早晚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