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草龜簡介
中華草龜(Chincmysreevesii)俗稱烏龜、金龜,屬龜鱉目、龜科,是我國龜類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它全身是寶,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李時珍曰: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長龜,介蟲之靈長者也。在國際市場上,中華草龜也十分暢銷。日本、菲律賓以及歐美各國人民將其視為象征吉祥,延年益壽之物。
中華草龜形態特征
中華草龜體為長橢圓形,背甲稍隆起,有3條縱棱,脊棱明顯。頭頂黑橄欖色,前部皮膚光滑,后部有細鱗。雄龜的體型較小,頸部、四肢及裸露皮膚部分為灰黑色或黑橄欖色,尾長,有臭味。而雌龜背甲的顏色較雄龜要淺,呈黃褐色或深褐色,腹甲棕黑色,尾較短,體無異味。
鑒于中華草龜雌雄龜的體味問題,一些打算將中華草龜養來觀賞的龜友多會選擇雌龜進行養殖。但在購買中華草龜時,如何鑒別雌雄龜也是困擾多數龜友的難題。因為,一般中華草龜在達到性成熟年齡前比較難分辨出雌雄,但順德倫教有著多年龜鱉養殖經驗的林師傅告訴我們一個分辨的好辦法,就是草雄龜的腹甲上會有輕微的凹痕,雌龜則是平坦的,而且同年齡的雌龜體型比雄龜要大。
中華草龜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于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等地。中國大陸除了東北、青藏高原、山西、內蒙古、寧夏、新疆等地沒有發現以外,其他的地方均有發現。
中華草龜生活習性
1、水陸兩棲性。烏龜是用肺呼吸,體表又有角質發達的甲片,能減少水分蒸發。性成熟的烏龜將卵產在陸上,不需要經過完全水生的階段。
2、食物的廣泛性。烏龜屬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界中,動物性飼料主要為入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尸體及內臟、熱豬血、腐肉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
3、明顯的階段性。一是攝食階段。4月下旬開始攝食,約占其烏龜體重的2—3%;6—8月攝食量旺盛,約占5—6%;10月攝食量下降,約占1—2%。二是休眠階段。烏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而變化。從11月到翌年4月,氣溫在15度以下時,烏龜潛入池底淤泥中或靜臥于覆蓋有稻草的松土中冬眠;5 月到10月,當氣溫高于35度,烏龜食欲開始
減退,進入夏眠階段(短時間的午休)。這一階段烏龜忙于發情交配、繁殖、攝食、積累營養,尋求越冬場所。
4、群居性。烏龜喜集群穴居,有時因群居過多,背甲磨光滑、四肢磨破皮了仍不分散。[1]
1、稚龜越冬
剛出殼的小龜叫稚龜。稚龜從龜卵中孵出后,體質脆弱,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在較長的越冬期間體能消耗多,如管理不當,越冬死亡率很高。從霜降開始,稚龜停止攝食。霜降后(10月底)1周內,應將稚龜從室外轉入室內池越冬。室內池預先要放入泥砂,并用清水或自來水將沙沖洗干凈。稚龜潛入泥砂后,池上需加網罩,以防敵害侵襲。泥砂要保持一定濕度,要求捏能成團但不積水。當泥砂過分干燥時要灑水濕潤,水的溫差不超過正負2度。室內越冬池濕度,要保持0度以上,防止池水冰凍,稚龜有機體達到冰點會出現死亡。氣溫過低時,可在池上加蓋稻草簾。稚龜越冬時不喂食,一般密度為每平方米100—150只。稚龜個體小、嬌嫩,小雪前(11月下旬),不管水溫是否達到理論上要求,稚龜越冬工作一定要結束。
2、幼龜越冬
稚龜越冬后,翌年即2齡以上,性腺尚未成熟的龜稱幼龜。幼龜抗低溫能力也不強。如留在室外自然池中越冬,密度不宜過大,每平方米20—30只。水深1米以上。池底放10至20只厘米厚的淤泥,池上搭防寒架,架上放塑料薄膜,留1—2個通氣管,薄膜上蓋草簾就可越冬。
如在室內水泥池越冬,越冬方法和稚龜同。筆者從1978年起,將5000多只幼龜在室外地洞越冬,效果很好。具體方法:在避風向陽地方,挖50—60厘米深的土塘,大小視幼龜數量因地制宜。塘口用木棍或木板搭好,為防凍土,再用草簾鋪蓋,用泥堆實。四周挖好排水溝。塘口向陽處留2—3個通氣孔,就可使幼龜安度寒冬。
3、親龜越冬
為使產卵后的親龜體質能均衡恢復,越冬前加搭投喂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飼料。鮮活動物性飼料和配合飼料等同步投放。在飼料中,適量添加賴氨酸、蛋氨酸、多維等,使越冬親龜體內貯存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為達到無病早防目的,可在每50公斤餌料中加一些紅藍花、菊花、甘草、板蘭根等中草藥各20—30克煎汁拌餌投喂。
越冬池應選擇避風向陽安靜的地方。池底要有20厘米厚的淤泥,讓龜潛入淤泥中越冬。為使龜冬眠蘇醒后有良好的水體環境,越冬前,對飼養池水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至200克,8天后換清水備用。
越冬前,對親龜嚴格挑選、檢查。要求親龜體色正常,體質健壯。鉤釣、叉捉、電捕、體表傷殘,爬行遲緩的龜,應單放,不能入池越冬。
霜降后小雪前,在飼養池中投放池面積的1/3的水草,草不宜過多,過多影響光照。飼養四周應用作物秸桿搭臨時性擋風墻,以防寒流突然襲擊。
飼養池水位要穩定。龜池水深一般1—1.5米,過深不利于提高水溫,過淺溫度變化大。冬眠期,若水位時大時小,水溫變化高時低,致使龜受驚,在水中逃來逃去,心跳頻率增快,消耗能量,無力再進入冬眠狀態,從而造成越冬失敗。
防御敵害。烏龜雖有硬殼保護,但冬眠時,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頭尾四肢縮入殼內,無抗敵能力,為提高烏龜越冬成活率,要滅鼠、捕黃鼠狼、野貓等敵害。徹底鏟除池邊雜草,填平洞穴,使敵害無立足之地。
4、成龜越冬
成龜是指幼龜繼續飼養1至2年,使之能達到上市規格的龜稱成龜,也叫商品龜。成龜的越冬方法和親龜基本相同。
烏龜的主要敵害時蛇、黃鼠狼、水鼠、野貓等。烏龜雖有堅硬的外殼保護,但頭尾和四肢在夏天夜間活動時易被敵害侵襲受傷直至死亡;人工孵化時因少數腐敗變質龜卵常招來大批螞蟻,危害害卵和稚龜,對龜的飼養大為不利,因此,必須注意清除這些敵害,以利烏龜的繁殖和生長。
烏龜生存能力較強,抗病力也很強,但若水質惡化,食物腐敗,也易感染疾病,如霉菌病、細菌性腸道出血、肺炎及感冒等癥。因此,平時要注意做好防病治病工作,保持水質清新,餌料要優質新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