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痕應變法
物理測定法主要有射線法、磁性法、超聲波法,以及國內首創的壓痕應變法(GB/T 24179-2009),均屬于無損檢測方法。射線法理論完善,但因有射線傷害和僅能測定表面應力使其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磁性法為根據鐵磁體磁飽和過程中應力與磁化曲線之間的變化關系進行測定,在一定范圍內適用;壓痕應變法采用電阻應變片作為測量用敏感元件,在應變花中心部位采用沖擊加載制造壓痕以代替鉆孔,通過應變儀記錄壓痕區外彈性區應變增量的變化,從而獲得對應于殘余應力大小的真實彈性應變,求出殘余應力的大小。從已有工程應用結果看,這類方法既有應力釋放法的優點,測試設備相對簡單,測試結果準確可靠,又有物性法的優點,被測件表面無明顯損傷(壓痕直徑約1.2mm,深度0.2mm),屬于無損應力檢測方法。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本公司目前開展殘余應力檢測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壓痕法、小直徑盲孔法、X射線衍射法為主。
殘余應力檢測儀特點
適于精確檢測殘余應力,既能消除打孔誤差,還能長導線補償
釋放系數未知時,可自動計算
適于應變測量、應力檢測
可海量存儲測試結果并查詢、列表
可插U盤,并通過PC回放分析測試結果
ASM3.0殘余應力檢測儀具體特點如下:
1、可自動切換、分時測量3路靜態應變
2、彈性模量可設定,以測量各種材料的靜態應力
3、可消除打孔附加應變的影響,自動檢測、精確計算、并在液晶屏上顯示、記錄殘余應力(σ1、σ2、θ)
4、盲孔釋放系數可自動計算。它不但適用于盲孔法應變釋放系數A、B已知的材料,對于盲孔法應變釋放系數未知的材料也可通過相關的理論公式換算出較為準確系數,測出殘余應力。事實上,大量的被測材料的A、B是未知的,是不方便或沒有用試驗標定的。若不考慮不同材料具有差別很大的A、B,殘余應力的計算結果將完全錯誤。由于不同材料的應變釋放系數可能相差非常大,本全自動殘余應力檢測儀用于A、B未知材料的殘余應力測量非常方便、準確
5、接1/4橋,三路應變共用一個補償片
6、帶USB接口,可用U盤向外界轉移數據或送入PC再處理
7、可海量儲存測量結果,并方便地列表、查詢、打印
8、單色5.7″液晶
9、內嵌打印機,在線打印結果,如:主應力σ1、σ2及主應力方向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