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廢氣處理工藝是針對壓鑄行業(如鋁合金、鋅合金、鎂合金壓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油霧、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及異味的廢氣進行凈化的技術體系。
一、壓鑄廢氣主要成分及來源
油霧與顆粒物:
來源:脫模劑(如水基/油基噴霧)高溫揮發、潤滑油受熱汽化。
成分:C5-C20烴類、硅氧烷(部分脫模劑)、金屬微粒。
揮發性有機物(VOCs):
來源:脫模劑、潤滑油高溫分解。
成分:非甲烷總烴(NMHC)、苯系物(BTEX)、酮類、酯類。
異味:
來源:有機物高溫氧化及微生物分解產物。
其他:少量重金屬(如鉛、鎘,取決于原料)。
二、主流處理工藝流程
1.預處理階段
油霧分離:
機械式除油霧裝置:離心式或濾網式分離器,去除大顆粒油滴(效率約70%~80%)。
靜電除油器:高壓電場捕集微米級油霧(效率≥95%),需定期清洗電極。
粗除塵:旋風除塵器:去除金屬顆粒物(效率約50%~70%)。
2.核心處理階段
顆粒物深度凈化:
布袋除塵器:過濾0.5μm以上顆粒物(效率≥99%),需耐高溫、耐油霧材質(如PTFE濾袋)。
濕式洗滌塔:噴淋水或化學藥劑吸收油霧及可溶性VOCs(如酮類)。
VOCs治理: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CO):活性炭吸附濃縮VOCs,飽和后通過催化燃燒分解(效率≥95%),適合中低濃度廢氣。
蓄熱式熱氧化(RTO):高溫(760-850℃)氧化VOCs,熱回收效率≥95%,適用于高濃度廢氣。
生物濾池:微生物降解低濃度VOCs(如醇類、酯類),運行成本低但需控制溫濕度。
3.深度凈化與除味
光催化氧化(UV-PCO):UV光激發TiO2催化劑,分解難降解VOCs及異味。
低溫等離子體:高能電子裂解有機物分子,適合低濃度廢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