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染廠廢氣的來源及危害有哪些?
廢氣來源:
印染前處理過程中,退漿、煮練、漂白等工序會產生廢氣。退漿劑和漂白劑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會揮發到空氣中;
印染和后整理過程,印花時所用的色漿中含有的有機溶劑和助劑,在烘干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氣;而熱定型工序中,織物受熱會釋放出油煙、顆粒物和有機廢氣。
廢氣危害:
長期暴露在含印染廠廢氣的環境中,有害的化學氣體和顆粒物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引發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病風險;部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還具有神經毒性,可能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損害。
印染廠廢氣的來源廣泛且危害嚴重,需要行業采取有效的廢氣處理措施,減少其對環境和健康的負面影響 。
二、印染廠廢氣處理工藝流程
印染廠廢氣處理工藝流程通常包括廢氣收集、預處理、凈化及排放等環節,具體如下:
廢氣收集:通過集氣罩、風機等設備收集廢氣,確保廢氣不直接排放到大氣中。集氣罩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廢氣產生的位置和特點,以提高收集效率。
預處理:對收集的廢氣進行冷卻、除塵等預處理,去除廢氣中的大顆粒物和易凝結物質。常用的預處理設備包括初效過濾器、旋風除塵器、濕式洗滌塔等。
凈化:根據廢氣成分選擇合適的凈化技術進行處理。常用的凈化技術包括: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多孔結構吸附廢氣中的有機物,適用于處理低濃度廢氣。
催化氧化:利用催化劑在高溫下將廢氣中的有機物氧化為無害物質,如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濾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氣中的有機物降解為無害物質。
濕式洗滌:通過水噴淋的方式去除廢氣中的可溶性物質和顆粒物。
排放:經過凈化處理后的廢氣,通過排氣筒排放至大氣中。同時,應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廢氣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確保排放符合國家及地方環保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