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儀器設備采購
實驗室根據實際需求,向相關部門提交采購申請,并附上詳細的采購計劃和市場調研報告。采購申請需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包括實驗室負責人、財務部門、上級主管部門等多層次的審核,確保采購計劃的合理性和合規性。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明確設備的技術指標、交貨期、付款方式等條款,確保雙方權益。
2. 儀器設備驗收
對驗收合格的儀器設備進行入庫登記,記錄設備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廠家、購入日期、驗收人員等信息。為每臺儀器設備分配*一的資產編號或條形碼,以便后續管理和追溯。根據儀器設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選擇合適的存放位置和方式。對于精密儀器和高值設備,設置專門的存放區域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定期對庫存儀器設備進行盤點和清查,確保賬物相符。對于長期未使用的儀器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保養,以防止設備老化或損壞。根據驗收結果填寫驗收報告,驗收報告應詳細、客觀、準確地反映儀器設備的實際情況。對于驗收合格的儀器設備,辦理入庫手續并投入使用;對于驗收不合格的儀器設備,按照合同規定進行退貨、換貨或索賠處理。將驗收不合格的情況及時報告給相關部門和領導。
3. 儀器設備安裝
了解設備型號、安裝要求,制定安裝計劃,準備安裝工具和材料。根據實驗室布局和設備特性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按照設備制造商的規范進行安裝和調試,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4. 儀器設備校驗
根據儀器設備的種類、用途、使用頻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校驗周期應根據儀器設備的穩定性、使用環境、測量準確度要求等因素來確定。在校驗過程中,及時、準確地記錄各項校驗數據,包括校驗日期、環境條件、標準器讀數、被校驗設備讀數等。根據校驗記錄和標準規定,評定校驗結果的合格性。如果超出誤差范圍,則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校驗結果以書面形式記錄在校驗記錄單上,包括校驗結論、評定人簽名等信息。將校驗記錄、標準器檢定證書等相關文件整理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