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層鋼結構的彈性計算模型應根據高層鋼結構的實際情況確定,正確反映高層鋼結構的剛度和質量分布。彈性內力與位移計算時,應采用空間桿系計算模型。
2、鋼框架-支撐結構的斜桿應按端部鉸接計算,其框架部分應按剛度分配計算得到的地震層剪力乘以調整系數,達到不小于框架部分計算*大層剪力1.8倍與總地震剪力25%二者的較小值。
3、分析高層鋼結構的彈性應考慮鋼梁的彎曲和剪切變形,有時候還應考慮軸向變形,柱的彎曲、軸向和剪切變形,支撐的軸向變形。偏心支撐鋼框架中的消能梁段應取為單獨單元。
4、多遇地震作用下,體型復雜、特別不規則或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鋼結構,應采用至少兩個結構分析軟件來進行整體彈性計算。對計算的結果,應進行分析判斷,確認其合理后,才可以作為高層鋼結構設計的依據。
5、梁柱剛性連接的鋼框架考慮節點域剪切變形的影響時,應將節點域作為一個單獨的剪切單元進行分析,還可以按以下規定作近似計算:
(1)、對于箱形截面柱框架,應將節點域作為剛域,剛域的尺寸取節點域的一半。
(2)、對于工形柱框架,應按結構軸線尺寸進行分析。
當將節點域作為單獨的單元進行分析時,應將框架分析得到的節點域和層間位移角在相應樓層設計彎矩下的剪切變形角相加求得。此時,應取位于樓層柱下端的節點域。
6、高層鋼結構傾覆計算時,應按水平風荷載和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以基礎底面為作用面計算傾覆力矩設計值。計算抗傾覆力矩時,應以基礎外邊緣點為作用點,以永久荷載標準值和0.5倍活荷載標準值之和為重力荷裁代表值。抗傾覆力矩和傾覆力矩設計值的比值,對高寬比大于4的高層鋼結構不能小于2,對其他高層鋼結構不能小于1.5。必要時應布置抗拔樁以滿足上述要求。
7、驗算傾覆力矩對地基的作用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1)、驗算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整體基礎對地基的作用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