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監測:
對于上部結構整體傾斜變形嚴重或局部構件變形的房屋,可部署傾角傳感器進行在線監測。在監測過程中,測點可根據監測需要布置在房屋傾斜方向墻面或梁柱等結構上。具體位置、數量和距地高度由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注意傾角傳感器的安裝面與被測面需接觸平穩、固定緊密,要避免因加速度、振動產生的監測誤差。
沉降監測:
房屋沉降是受地基或地質結構影響而發生的下沉現象,可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大致判斷危房的地基不均勻沉降開展情況(如兩端沉降或中部沉降等),從而選擇在房屋主體結構的相應位置布設靜力水準儀基準點和監測點。
不均勻沉降監測:在房屋樓頂四角環繞安裝靜力水準儀,用于監測房屋的不均勻沉降。
相對沉降監測:在房屋的基礎轉角處,布設監測點,同時在周邊相對穩定的結構物上布置一個參考點,除此之外還有危房沉降縫或伸縮縫的兩側、相鄰房屋的基礎連接處以及地質條件變化的地方,都是危房常見的監測點布設位置。
裂縫監測:
房屋的裂縫監測主要監測混泥土結構房屋框架的梁、柱承重墻體產生的裂縫,可在裂縫處安裝數字型裂縫計進行自動化監測,實時了解房屋裂縫的伸縮變化情況。
應力監測:
早期房屋結構因其建筑年代久遠,建筑材料經過長期老化性能衰減,不合理使用、拆改承重結構等因素,導致整體承受力變差,可在承重梁、混凝土樓板、墻體等重要承載受力結構部位布置振弦式應變計,監測房屋(建筑物)結構的應力變量。
土體內部位移:
因周邊基坑施工造成房屋地基凸凹不平,使一片區域的房屋地基處于起伏變化狀態,導致房屋關鍵承重結構體產生水平或垂直方向的位移改變,可在基坑或是地基不穩的房屋周邊布置自動化測斜儀,實時在線監測土體內部位移變化狀態。
在監測設備的分布和安裝方面,每棟樓房作為獨立監測的對象均需安裝多個傳感器和一臺采集網關,負責各類物理變量的采集和傳輸的工作。其中,傳感器將危房發生的傾斜角度、裂縫寬度及危房不均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