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項目概況
位于杭州市望江路的過江隧道開挖路段,有220KV和110KV兩條高壓電力管廊穿過,需要架空保護。該電力管廊為水泥片石構筑,結構脆弱,難以承受較大的撓度變形。
隧道明挖段下穿的220KV電力管廊結構極為脆弱。托舉用的鋼便橋撓度無法滿足電力管廊的變形要求,故采用物聯監(jiān)測預警及控制技術對鋼橋變形做實時監(jiān)測及液壓千斤頂進行撓度的實時反向補償。該系統采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采集,云計算及邊緣計算控制技術,實現數據采集傳輸、云計算、預警及液壓控制的完整功能。把土建結構的變形和物聯網反向補償技術相結合,實現變形主動干預控制。系統于2018年8月建成并進入無人值守自動運行,保護電力管廊的正常運行,直至隧道頂部實現回填后拆除。
二、 項目亮點
系統采用了動力水準儀、邊緣計算技術及液壓千金頂集群動態(tài)控制技術,實現了在大型施工機械振動干擾,千斤頂動態(tài)頂升過程中的動撓度的實時監(jiān)測及撓度反饋閉環(huán)控制功能。讓電力管廊的撓度在施工過程中,始終保持在±1mm以內。避免頻繁的停工整改。
該技術已經申請了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結構位移實時監(jiān)測及自適應補償系統》,專利號:CN202010217470.9。
三、 常規(guī)保護方案的不足
常規(guī)的保護方案是在電力管廊兩側安裝貝雷架組成的鋼便橋。從管廊底部穿過工字鋼架在鋼便橋的梁上,托起電力管廊。當貝雷架受力時,將產生一定的撓度。在安全范圍內的正常撓度變形對鋼便橋是安全的。但由片石砌筑的電力管廊來說,此撓度可能帶來結構的碎裂解體,導致管廊內的高壓電纜爆炸等事故。因此必須對貝雷架過大的撓度進行反向補償,保證電力管廊的撓度變形在容許范圍內。
四、 監(jiān)測控制系統介紹
本監(jiān)測項項目不僅需要對兩跳220KV的高壓電力管廊進行實時在線監(jiān)測,還需要對電力管廊進行聯動頂升補償。一旦監(jiān)測數據出現誤差時,極有可能導致補償系統補償不足或者過度補償的情況。
電力管廊實時監(jiā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