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帶分揀機的早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2019年,我們團隊成員給國內某物流公司做了條線,當時國內某物流公司的是想解決他們小件及信封件的分揀問題,他們要求設備能快速拆裝,所以我們給他們做了套窄帶分揀機,套窄帶分揀機我們設計往前輸送的機構是輥筒輸送,我們當時研發出來這個分揀機以后給深圳某物流公司賣了一條20格口分揀機分揀跨境小包裹,大量的追包失速導致分揀錯誤和異常,導致項目后被退貨,另外賣了兩條線到比利時分揀跨境小包裹,后也是被退貨。后來我們團隊痛定思痛,一定要解決這個包裹失速的問題。窄帶分揀機是一個好產品,分揀方向的邏輯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就在于包裹行進方向的失速跳包導致的包裹分揀錯誤和異常。我們當時發現包裹行進靠著滾筒摩擦往前走,滾筒的摩擦力不夠導致包裹打滑失速,包裹運行的軌跡是波浪形往前走,后面立馬把滾筒改成包膠,改成包膠以后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容易夾件,失速問題緩解了5%,還是沒有解決核心問題。后面又想到把分揀機做成兩段,段是皮帶,二段是分揀滾筒,失速問題又解決了20%,但是離終解決問題還差80%。經過二次改進以后,我們找到了一個規律,通過皮帶輸送包裹要比滾筒輸送包裹更加平穩,我們想著能不能把所有的滾筒輸送都改成皮帶輸送,中間分揀帶之前的間隙只有 50mm, 要在這么狹窄的空間實現皮帶輸送,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我們試過了市面上所有的皮帶,包裹 PVC 皮帶、包裹硅膠皮帶、PE 皮帶都以失敗告終。后面我們測試了橡膠同步帶,整個局面才慢慢好轉,往前運行的皮帶是同步齒滾筒套著同步橡膠皮帶,整體不失速,不追包,100臺機從一臺機到后一臺機的理論計算與實際時差不超過 100ms,異形件的失速追包跳包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為了跟以前的窄帶分揀機做區分,我們給新款的分揀機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叫條帶式分揀機另外我們的條帶式分揀機往前運行皮帶的間隙只有0.9mm,夾件的風險降低到萬分之一。我們目前在全世界賣了超過500條線,出現夾件的次數不超過5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