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贛南臍橙果園源頭廠家一件代發
1989年10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在遂川縣珠田板鴨廠視察時,對該廠產品給予了好評,并指示:搞好產業發展,造福遂川百姓。在清代乾隆《江寧新志向》就有記載:“購覓取肥鴨者,用微暖老汁侵之,火灸,色及嫩,秋冬尤佳,俗稱板鴨。其汁數十年者,且有子孫收藏,以為恒業。”產于江西省遂川縣遂興板鴨除食鹽外,不含任何作料和色素防腐質,所以保證原始原味,采用真空滅菌保險包裝,保質期更長,特色風味持久,實乃綠色食品,席上佳品,饋贈親友上品。歷史淵源在遂川,遠在南唐以前就有養鴨的傳統,經過千百年的馴化和改良,逐漸培育出一種名叫“紅毛鴨”的優良鴨種。此鴨,體態勻稱,臀部圓肥,板鴨成形美觀。尤其是脫毛后,皮下不留毛腳,是板鴨出口的重要檢驗標準,堪稱板鴨中的上品。鴨子腥味重,經過腌制、烘烤、涼曬后,香味濃烈,味道醇厚,回味無窮,是人們食之不厭的佳肴。尤其中國南方及港、澳地區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人更為喜愛。1996年起,遂川大力開發利用吉安紅毛鴨資源,將吉安紅毛鴨作為板鴨加工原料的主要品種。用此鴨作原料鴨加工的板鴨毛根少,皮板潔白,瘦肉率高,出口率比原來增加20%。1999年,吉安地區技術監督局發布了遂興板鴨有限公司板鴨產品企業標準。板鴨生產工藝從此標準化、規范化,促進了產品質量和產量的提升及市場的拓寬,僅公司下屬20家板鴨加工企業年加工板鴨達200萬只。真空包裝、紙箱禮品包裝新品種不斷推出,產品銷售市場擴大。除原有的東南亞各國和國內廣東、廣西、福建市場外,還開拓了湖南、上海、浙江、北京等省市市場。同年組建遂興板鴨有限公司,2000年9月注冊“遂興”商標,結束了長達80多年板鴨使用“南安”板鴨商標的歷史。2002年“遂興板鴨”被評為江西省著名商標。產業布局板鴨加工業多年來一直存在生產廠家眾多、制作標準各異、產品質量參差、價格競爭無序等問題,產業規模、經濟效益一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