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既是沙生植物又是鹽生植物。比銀杏早一萬年,被稱為神奇的不死植物。樹枝不到兩米,根莖卻深達五十米,常與中藥“鎖陽”、“肉蓯蓉”共生,生長處周邊不積雪。成熟的白刺果實晶瑩剔透,紅的像珍珠,紫的似瑪瑙,人們親切地稱之為“高原紅珍珠”。
白刺的適應性極強,耐旱、喜鹽堿、抗寒、抗風、耐高溫、耐瘠薄是改良鹽堿地,治理鹽堿地優選樹種,為荒涼地域及荒涼平原典范植物,是我國寒溫、平和睦候區的鹽漬土指導植物。白刺為旱生型陽性植物,不耐庇蔭、不耐水濕積澇。自然生擅長鹽漬化坡埂高地和泥質海岸灘壟光板裸地上,耐鹽性能極強。多生長在干燥、多風、鹽堿重、土壤貧瘠、植物稀少的嚴酷環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較少,在土壤含鹽量1.2%以上的處所偶見有鹽地堿蓬、翅堿蓬、檉柳、中華補血草等混生。
白刺不但具有生態效益,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它的葉片營養豐富,是牲畜很好的飼料,鮮果或者干果均為豬所喜食。寄生于白刺根上的鎖陽,曬干磨粉也可以做牲畜的補飼飼料。據測定,白刺沙堆每平方米的生鮮嫩枝葉產量,低者473g,高者1225g,白刺草地的風干嫩枝葉產量,每公頃低者為51kg(半固定沙地),高者達1548kg(鹽化草甸沙地),一般言之,每公頃產量在450kg左右。就化學成分,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灰分,蛋白質也較豐富,而在礦物質中,鈣和磷均較少,尤以磷的含量*低。蛋白質的品質從所含9種必需氨基酸。白刺是一種很好的飼用植物。
現在醫學研究證明白刺果實可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尿頻尿急、神經衰弱、氣血兩虧、心律不齊、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等疾病。白刺渾身都是寶,通過高科技的生物技術手段,從白刺果中提取白刺多糖,黃酮類活性物質,廣泛應用于生物制藥和植物類抗菌保鮮食品,一枚小小不起眼的白刺果經過加工萃取后,加工成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保護健康,造福人類的保健食品和藥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