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優勝劣汰和企業批產是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下的自然現象。當企業破產的時候,通常需要開展企業破產清算審計。那么,企業破產清算審計的范圍有哪些呢?
企業破產清算通常是指除了對破產企業截止裁定破產日的資產、負債和其他綜合收益進行審計核對外,對清算組成員接手破產企業資產后的清理變現、債權的催收、負債的核對和員工的安置開展審計和解決工作。
具體而言,就是對清算企業的清算委員會的清算期的清算資產負債、清算損益、清算財產分配等開展審計,核實清算企業是不是合理合法、公開、公正開展全部清算活動,對清算結論發表合理合法、公允的審計意見。
通常狀況下,企業進行破產清算審計主要對下述內容開展審查:
1、應收賬款在清算期回收的計算是不是正確合理,呆賬壞賬的銷賬有沒有根據;
2、實物資產的處理及標價收益狀況,有沒有隱瞞、私分、異常壓價售賣等違規違法行為;
3、對待解決損失的審批、銷賬轉賬情況;
4、資產評估增值的計算是不是正確合理;
5、質押資產、福利設施資產、借入資產、取回資產的計算根據是不是有利,計算是不是正確合理;
6、破產債權申報時間限制及金額與賬面有沒有差異,清算調整的根據是不是充足,逾期未申報的是不是做了依法處理;
7、清算費用的開支范圍是不是符合標準及有關規定;
8、第 一順序破產負債計算是不是合理合法;
9、清算損益的計算是不是正確合理。
除此之外,還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清算必須具有按照法律法規程序的立項批文;
2、企業對債權債務清算償付的登報公告;
3、成立債權委員會核實清算的資產計價和資產分配方案;
4、企業終止經營時的會計報表及資產清冊移交清算委員會或清算領導小組;
5、企業清算期,由清算委員會或清算領導小組對資產開展清算后編制清算期的資產負債表、財產分配表,申請清算審計。
其實破產清算審計具體的意義在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