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模擬人生命特征模擬有:瞳孔及頸動脈的變化,觀測瞳孔變化與頸動脈變化的疾病診斷提供了重要信息, 而且通過檢測顱外段頸動脈的粥樣硬化、判別斑塊的特性、檢測有無狹窄和阻塞以及對冠心病、腦血管疾病事件的發(fā)生預測和急救與防治均有重要價值。其中,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瞳孔的變化復雜、多變,常預示著病情的變化,急救生命體征判斷與臨床護理中仔細觀察瞳孔的變化,對急救、診斷、治療及預后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搶救病人的*時間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心肺復蘇模擬人多種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臟呼吸驟停是急診科常見的急癥,護理人員只有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及方法,思維敏捷,有迅速的應急能力,觀察病情有預見性,并在復蘇過程中與醫(yī)生密切配合,及時準確的完成急救狀態(tài)下的各種治療和護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要對心臟呼吸驟停者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準確判斷,常用一摸二視三聽法,即摸頸動脈有無搏動,看胸部有無呼吸運動,聽有無心音。對意識突然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者即可診斷為心臟驟停。
按壓部位不正確。向下錯位時則受壓部位為劍突,可至劍突受壓折斷,肝臟受沖擊破裂或胃部受壓導致嘔吐定位向兩旁偏移或按壓時手指沒有翹起時則易至肋骨骨折及連枷胸,導致氣胸、血胸。所以按壓前一定要按照標準的方法進行定位,手掌根部的長軸應與肋骨的長軸平行,不要偏向一旁,手指、手心翹起,避免接觸和按壓肋骨或肋軟骨。正確的方法是搶救者雙臂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時可利用髖關(guān)節(jié)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