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低溫等離子體產生高能里電子,直接分解各類有機廢氣中有害氣體因子,使其迅速降解生成C02,H20及少里其他低分子化合物,再利用光觸媒的作用,降解尚未完成降解的各類有害氣體,從而達到對惡臭氣體較為滿意的綜合降解效果。
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里攜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使其電離、離解和激發,然后引發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安全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為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物質,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因其電離后產生的電子平均能量在1eV~10eV,適當控制反應條件可以實現使一般情況下難以實現或速度很慢的化學反應變得十分快速。
“光觸媒”(也稱為“光催化劑”)的主要成分是納米級銳鈦型二氧化鈦(Ti02),在室溫下,當波長在380m以下的紫外光照射到納米級二氧化鈦顆粒上時,在價帶的電子被紫外光所激發,躍遷到導帶形成自由電子,而在價帶形成一個帶正電的空穴,這樣就形成電子-空穴對。利用所產生的空穴的氧化及自由電子的還原能力,二氧化鈦和表面接觸的H20,02發生反應,產生氧化力極強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可分解幾乎所有有機物質,將其所含的氫(H)和碳(C)變成水和二氧化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