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案例公司是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現有員工1000多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研發技術人員、管理人員100多名,擁有國內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產品90%以上出口,在全球擁有150多個客戶,遍布歐洲、美洲、中東及東南亞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國內出口市場60%的份額。隨著公司的發展,怎樣才能做到競爭對手無法達到的程度,有效發揮規模優勢,構筑行業門檻,把小型的制造企業徹底阻擋在外圍,這個問題開始凸顯出來。
二:目標分解的始末
之前案例公司一直實施KPI指標考核,但指標對公司目標或上級目標是否能有效支撐,是否得到下級的有效分解,指標的統計口徑是否合理,數據來源是否合適,這些要求不夠規范和嚴格。如劉承元老師在《精益策略與全面改善實踐》中所說,工廠管理的現場表現
1 被充分激活的員工和團隊
2 設備完好,環境整潔,管理有序的現場
3 對經營目標進行有效的控制
其中第1點,第3點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管理指標如果不能衡量,就無法有效的進行管理,我們重新進行了思考并建立了公司目標逐級分解的機制,公司從上到下,目標分解一直到技工和班組長。每一級都要對上一級的行動重點,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對于每一項具體計劃都應設立對應的管理控制指標項目,并設立相關的年度考核目標和月度考核目標,每個指標都需要說明數據來源和計算公式,還需要設置指標項目在所有項目中的所占比重。而數據來源必須是 ERP數據,第3方部門如財務部,稽核部,人力資源部或者國家認證等硬性渠道,以達到可供驗證與查核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