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下,集聚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科技優勢,促進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稅收整體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智慧稅務新生態的政策熱望與企業推動日趨成型。而“智慧稅務”也已經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目前孤島一般的手工稅務,必將蛻變成我國數字共享管控未來的智慧稅務新平臺。
智慧稅務的政府引導
不難發現“智慧稅務”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的通知》中首次提及!缎袆佑媱潯分荚诖蛟炀上線下融合、前臺后臺貫通、統一規范高效的電子稅務新生態,要求“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加快線上線下融合,逐步實現網上辦稅業務全覆蓋,為稅收整體工作向智慧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智慧稅務建設的雙確保:實務保障
●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帶動財稅信息化市場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 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9萬億元,同比增長 6.10%。國民經濟的增長是國家稅務收入和信息化市場增長的基礎。
●國內企業數量不斷遞增為企業財稅服務奠定市場基礎
隨著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行,國內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同時,隨著稅務信息化不斷推進,稅收體制規范化,對企業納稅合規申報有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全國納稅企業對于企業財稅綜合服務的需求日趨依賴,在我國龐大的納稅企業基數下,現有企業連同新增企業帶來的需求增長為企業財稅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