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法
化學法采用高頻脈沖加熱紅外吸收氣體分析法,將試樣溶化直接測量一定質量的銅中的氧。采用棒狀或塊狀樣品,經制備后稱量注入石墨坩鍋,進入高頻脈沖爐加熱熔融。樣品中的氧與石墨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隨載氣(氦氣或氬氣)進入氧化銅爐氧化成二氧化碳,再進入紅外監測器,通過檢測二氧化碳的量,間接測定氧含量。
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測量銅中的真實含氧量,但分析之前需使用含氧的標準樣品校準儀器,標樣中氧的含量與樣品中氧的含量應相近。
2.金相法
金相法主要借助于金相顯微鏡判斷氧在銅中存在的形態和量的大小。將試樣制備好后,在氫氣氣氛下退火,隨爐升溫至825-875℃,保溫20min以上,采用水猝或隨爐冷卻方式使試樣冷卻至室溫,在顯微鏡下觀察因含氧而導致起泡或開裂的程度,與YS/T335-94《電真空器件用無氧銅含量金相法檢驗方法》所提供的標準圖片比較,判斷開裂的級別。
這一方法又稱“裂紋法”。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操作簡單,一次可以處理大批量試樣,適合生產快速檢驗。
(1)焊接時難熔合,焊后易變形 這是由材料先天性質(高熱導率、高熱脹性和收縮率)所決定的。
(2)熱裂傾向大 焊縫及近縫區都可能發生熱裂,這是由于雜質和氧化亞銅(液態時易于生成)所構成的低熔共晶的影響,以及焊接收縮所導致的巨大拉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