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是企業之間的兼并和收購行為,是法人在平等自愿、等價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
企業并購的動因
企業進行并購,主要的動因有:①企業發展動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不斷發展才能生存下去。并購可以讓企業迅速實現規模擴張;可以突破進入壁壘和規模的限制,迅速實現發展;可以主動應對外部環境變化。②發揮協同效應。并購后兩個企業的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經營協同、管理協同和財務協同等方面。③加強市場控制能力。通過并購可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競爭力。④獲取價值被低估的公司。⑤降低經營風險。并購可以使企業迅速實現多元化經營,從而降低組合風險。
企業并購的作用
企業并購具有以下作用:通過企業并購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通過企業并購促進資產流動、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通過企業并購實現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增強企業競爭力;通過企業并購推動國有企業;通過企業并購促進文化融合與管理理念的提升。
目前的公司價值評估理論主要是探討和研究目標公司公平市值的評估,其基本的評估設是:公司目前以現有的各種資源進行持續經營給現有股東帶來的價值,也就是現有股東目前持有的實際價值,這種價值往往是目前出售方的價格底線。并購方如果希望出售方出售股權就應當支付給其公平價值以外的補償,這種補償又不應當超過并購方通過并購所得到的超額收益,否則并購對于并購方就失去了價值。
一項成功的并購在于通過出售方和并購方都能得到比各自單獨經營更多的利益,這種更多的利益來源于并購所產生的協同效應。所謂協同效應是指并購后新公司的價值大于并購前兩家公司價值之和,即1+1﹥2,并購后企業競爭力增強,導致凈流量超過兩家公司預期流量之和,或者合并后公司業績比兩個公司獨立存在時的預期業績高,其主要體現為并購活動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