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佛像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囊患袼囆g(shù)品,佛像藝術(shù)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瑰寶。在眾多的宗教寺廟內(nèi),幾乎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石雕佛像;這些石雕佛像的形態(tài)和容貌都是寧靜、祥和、莊嚴(yán)的。石雕佛像之間不僅造型和姿態(tài)各異,而且不同的石雕佛像所持的法器也大有不同。寺廟中常見的石雕佛像有石雕釋迦牟尼佛、石雕觀音菩薩、石雕彌勒佛、石雕地藏王菩薩、石雕文殊菩薩等等。這些不同的石雕佛像造型也代表著不同的寓意,諸佛菩薩手中所持法器也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nèi),所有莊嚴(yán)佛壇,以及用于祈請、修法、供養(yǎng)、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nèi)義而言,凡供養(yǎng)諸佛、莊嚴(yán)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法器的種類十分的繁多,而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異極大,因此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中,也產(chǎn)生了許多的變化。
在漢傳佛教造像中,石雕釋迦牟尼佛坐像一般的造型有以下幾種,右手前臂上舉于胸前,與身體略成直角,手指自然向上舒展,手心向外施無畏印,布施無怖予眾生安慰,左手下垂于膝前,掌心向外,施與愿印,象征順應(yīng)眾生的祈求。如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雙手捧缽盂,象征釋迦牟尼佛通過修行成就佛果。左手橫放結(jié)定印,右手覆于右膝,指頭觸地,以示降伏魔眾,是為觸地印,又稱降魔印,藏傳的釋迦佛像還會在左手定印上加一缽盂。阿彌陀佛像手中捧的是蓮臺或蓮花;藥師佛手中捧佛塔或藥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