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反應較多的問題,就是蛋殼質量差,蛋殼質量特別脆,非常容易破,這種現象較為普遍,而且較為難解決,很多朋友們都有這個疑問:蛋雞蛋殼質量為什么這么差?蛋雞后期怎么增加蛋殼硬度?蛋殼質量與什么有關?怎么樣提高蛋雞蛋殼質量?
哪些因素會造成蛋殼質量差?
1、產蛋的周期——蛋雞老齡化導致腸道功能下降、輸卵管炎、肝功能下降。蛋雞400天后生理機能退化,腸道對營養物質(鈣、錳等)的吸收能力下降,導致蛋殼質量差、蛋殼顏色暗。老齡化導致腸道健康狀況下降,維生素A、D、E吸收利用不力。研究表明,維生素A與蛋殼膜的完整、平滑與光亮,維生素E與蛋色及蛋殼脫色,維生素D與蛋殼厚度、破殼蛋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蛋雞老齡化,導致輸卵管炎癥增多,雞蛋因輸卵管炎,很容易引發產蛋率下降、無高峰、產劣質蛋如薄殼蛋、軟殼蛋、沙皮蛋、畸形蛋、白皮蛋、小型蛋等現象。2、蛋雞吸收能力下降——營養達不到需求。影響吸收的因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飼料中鈣不足,蛋雞產蛋期,特別是產蛋高峰期對鈣的需要量較大,若供給量不足,不但可明顯降低產蛋量,還會降低蛋殼質量這期間臨床表現得蛋殼易碎,蛋殼較薄,往往低于正常0.35毫米(褐殼蛋為例)這期間的破碎*為嚴重。但據生產實踐,飼料中的含鈣量也不是越高越好,過高則會降低飼料適口性,影響采食量。解決上述矛盾,關鍵是依據蛋雞不同生長時期對鈣質的需求特點,掌握適時、適量,科學補鈣。另一方面就是腸道出現問題,特別是拉稀會導致腸道蠕動加快,鈣質還沒來得及吸收,就排出了體外。夏季天熱,為了抵抗高溫,飲水多、代謝快也會出現蛋殼質量問題。
3、蛋雞代謝問題。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飼料中維生素A、D的含量不足不能及時調節鈣磷所出現鈣磷代謝異常,或者是鈣磷比例失調,這種情況中,往往都是雞蛋開產期出現易碎或者部分軟殼蛋,個別養殖朋友為了追求蛋殼質量,在飼料中額外過多的添加鈣質,破壞了鈣磷比例,導致鈣質吸收出現問題。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約占94%,蛋雞產蛋期每天攝入的鈣主要是滿足產蛋需要,一只雞每天約需鈣3~3.5克,過低過高都會影響蛋殼質量。因此,在產蛋期必須選擇含鈣量較高的飼料,且補充的鈣鹽有利于機體的吸收。日糧中添加1-1.5%活力多甲酸鈣,具有補鈣、抗菌消炎、提高生殖機能、延長產蛋高峰期、促進多排卵、降低雞蛋膽固醇的功能。可以優化蛋雞鈣元素吸收。小分子有機鈣促進營養吸收,補充鈣元素的攝入,預防消除輸卵管炎等原因引起的產蛋下降,告別軟蛋 麻殼蛋畸形蛋,提高蛋殼密度和蛋殼的厚度,不但降低蛋殼破損率也增加了雞蛋的重量。創造更大的收益。據統計一般養雞場,平均一萬只雞每天產1100斤雞蛋,而每天會有20-30斤破 |
 |
|